| 回到首页教学大纲 | 相关下载 |

 

艺术概论

 

主讲教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潘必新 教授

 

(二)掌握娴熟的艺术技巧

形象思维产生出一个结果,就是在艺术家的心中塑造出了一个“意象”。意象就是还没有被移置到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艺术家运用艺术的媒介和手段,把孕育于心中的意象移置到艺术作品之中,使之呈现于世人面前,如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说的“窥意象而运斤”,那是需要艺术技巧的。屠格涅夫认为,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才能是首要条件”,艺术家的才能主要的是形象思维和艺术技巧。没有这些才能,是一定创造不出优秀的艺术作品的,道理很简单,如同没有木工的手艺,就制造不出漂亮的家俱一样。

前面讲到,艺术最初属于技艺,后来才逐渐地从技艺分化出来,在人类制造物当中占有了一个独立的领域。但是,艺术在自立门户之后,依然保留着技艺的本性。艺术技巧对艺术作品的高低、文野之分,具有重大的作用,它甚至对艺术作品的成功与失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要想当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必须重视艺术技巧的学习和训练。对这一点,黑格尔看得非常清楚,他说道:“除才能和天才以外,艺术创作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艺术外表的工作,因为艺术作品有一个纯粹是技巧的方面,很接近于手工业;这一方面在建筑和雕刻中最为重要,在图画和音乐中次之,在诗歌中又次之。这种熟练技巧不是从灵感来的,完全要靠思索、勤勉和练习。一个艺术家必须具有这种熟练技巧,才可能驾驭外在的材料,不至因为它们不听命而受到妨碍。”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认为艺术家决不可以轻视技术和技法,他说道:“毫无疑问,技法不过是一种手段,但是轻视技法的艺术家,是永远不会达到目的,体现思想感情的——这样的艺术家,就象一个忘记给马喂料的骑马人。” 就连大力鼓吹艺术创作要靠天才的康德也承认技术、规则是构成艺术的要素,他写道:“没有任何这样的美的艺术,在其中不是有某种能够按照规则来把握和遵从的机械性东西、因而有某种合乎规矩的东西来构成艺术的本质条件的。” 他把挣脱一切技术规则的艺术家比作骑在一匹狂暴的马上的骑士,而把遵从技术规则的艺术家比作骑在一匹经过调教的马上的骑士,这两种骑士谁能更容易、更顺利地到达目的地,那是不言而喻的。

只有充分地掌握并能娴熟地运用技术和技法,在创作艺术作品时,才能象疱丁解牛那样,做到得心应手。现代派艺术大师毕加索的深切体会,对我们是大有教益的,他说:“技法是十分重要的,假如你把它掌握到它完全不存在乃至完全消失的地步。具有这样的技法是极为重要的。借助它可以做该做的一切,而你应当只关心你想要表现的东西。” 他又说:“我想使自己的技艺达到那样的高度,以致谁也不能断定我的这一幅或那一幅画是如何创作出来的。我为什么想要这么做呢?道理很简单:想让它释放出感情。”

()具有丰富的生活体验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艺术家纵有天大的本事,如果不熟悉各种各样的人以及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他也创作不出文艺作品来。人以及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是艺术创作之源泉,艺术家一定要深入到这个源泉中去,了解、熟悉这个源泉,他的创作才会有无穷无尽的材料。黑格尔深刻地指出:“在艺术和诗里,从‘理想’开始总是靠不住的,因为艺术家创作所依靠的是生活的富裕,而不是抽象的普泛观念的富裕。在艺术里不象在哲学里,创造的材料不是思想而是现实的外在形象。所以艺术家必须置身于这些材料里,跟它建立亲切的关系;他应该看得多,听得多,而且记得多。” 他认为“这就是创造活动的首要条件。”黑格尔把歌德推崇为“看得多、听得多、记得多”的典范。歌德谈到他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道:“总之,作为诗人,我的方式并不是企图要体现某种抽象的东西。我把一些印象接受到心里,而这些印象是感性的、生动的、可喜爱的、丰富多彩的,正如我的活跃的想象力所提供给我的那样。作为诗人,我所要做的事不过是用艺术方式把这些观照和印象融会贯通起来,加以润色,然后用生动的描绘把它们提供给听众或观众,使他们接受的印象和我自己原先所接受的相同。” 歌德的经验具有普遍的意义。一切艺术作品的材料都来源于社会生活,艺术家把它拿来,运用艺术想象,对它进行加工、改造,最终形成艺术作品。比如,屠格涅夫告诉我们,他的小说《前夜》的材料是他的一位邻居的经历。这位邻居名叫华西里·卡拉节耶夫,是一个多情、善感的青年知识分子。卡拉第耶夫把自己的经历记在一个笔记本上,他去从军时把这个笔记本交托给了屠格涅夫。这个笔记本所记载的内容就构成了小说《前夜》的基础。画家毕加索的画作《格尔尼卡》的材料是一个轰动一时的事件。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为支持西班牙的独裁者佛朗哥,对西班牙的一个小镇格尔尼卡进行了长达三个多小时的狂轰滥炸,炸死一千六百多人,炸伤近千人。这个事件引起了国际上的强烈抗议。毕加索闻讯十分气愤,他立即决定以这个事件为题材作一幅壁画。他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这幅壁画。此画采取立体主义的变形和平面分割法,以隐喻性的情节和接近超现实主义的怪诞而夸张的形象,对法西斯的暴行表示了强烈的控诉。毕加索在谈到此画的创作动机时说:“我作为艺术家的全部生活无非是为反对反动派和反对使艺术走向死亡而开展的一场永不停歇的战斗。……在我正在绘制并准备题名为格尔尼卡的这幅画中,在我的近作中,都明确地表达了我对军阀的憎恨,他们把西班牙推入痛苦与死亡的深渊。”

《格尔尼卡》

有人或许会问,音乐以表达感情见长,恰如黑格尔把音乐称为“心灵的艺术”,那么音乐家是否也要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呢?我们请舒曼来回答这个问题吧,他说:“世界上发生的一切;政治、文学、人类都使我激动;对于一切我都按照我的方式进行考虑,然后一切都通过音乐来发泄,去寻找一条出路。……时代的一切大事打动了我,然后我就不得不在音乐上把它表达出来。” 舒曼说得很分明,他的乐曲表现了他对社会事件的情感反应。人类的感情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就其性质来说,感情是多种多样的,决不止惯常所说的喜、怒、哀、乐、爱、恶、欲所谓“七情”而已。达尔文在《人与动物的情感》一书中,提到的人的情感就有痛苦、盛怒、狂喜等三十多种。而且,一个人在特定时刻所表现出来的感情,往往不是单一的喜或怒,而是由多种性质的感情混合在一起的复合的感情,就是所谓的“百感交集”那样一种状态。喜、怒、哀、乐等只是感情的一种表现形式,孤立地来看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是看不出他的喜怒哀乐的原因的。但是,诚如黑格尔所说:“情感永远只是内容的包衣。”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每一次的情感表现,都是由非常具体的、实在的人物或事件引发的。同样道理,作曲家所要表现于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就其根源来说也不是抽象的、没有来由的,而是由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事件激发起来的。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就是一个显例。贝多芬在创作第三交响曲时,心中有个人物,那就是拿破仑。1804年,作品完成,将被送往法国。全部总谱准备就绪,在扉页的上端写着“波拿巴”,下端写着“路易吉·范·贝多芬”,只有这两个名字,其他什么也没有。但在一个晚春的日子,贝多芬听说拿破仑称帝,他闻讯大怒,喊道:“难道他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凡人?……他也要把自己放在所有的人民之上,当一个暴君!”他当着朋友的面,走到桌前,把总谱的扉页从头到尾撕成两半,掷到地上。他给这部交响曲取了一个新的名字:《英雄交响曲》,“为对一位伟人的纪念而作。贝多芬亲手写的总谱已不复存在,但他自己用的总谱(这是别人抄写的,其中有许多贝多芬亲手作的修改和增添。)却保留了下来。扉页上用意大利文写的字样是:

Sinfonia Grande (大型交响曲) intiolata Bonaparte(取名波拿巴) del (作者) Louis van Beethoven(路易吉·范·贝多芬) 贝多芬运用铅笔写了“根据波拿巴而作”几个大字。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钢琴谱1-8小节:

音响:

由以上所述可以肯定,凡是艺术家都需要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没有人能够例外。但是,也要看到,不同门类艺术的艺术家观察生活的视角以及要从生活中得到的东西,却是有所不同的,大致说来,画家特别注意观察各种人物的外表,包括相貌、衣着和装束;文学家除此之外还喜欢窥探人物的内心世界;音乐家关心的是某个人物的所作所为在自己心中所引起的情感反应。 艺术家体验生活,目的不在于增长见闻、丰富经验而已,他的目的是要深刻地反映生活。所以对于艺术家来说,研究生活是体验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黑格尔说得好:“诗人必须从内心和外表两方面去认识人类生活,把广阔的世界及其纷纭万象吸收到他的自我里去,对它们起同情共鸣,深入体验,使它们深刻化和明朗化。” 因此之故,巴尔扎克把他的《人间喜剧》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称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他明白宣告,他计划要写的系列小说等《人间喜剧》“同时包括这个社会的历史和对它的批评,对它的弊害的分析和对它的原则的讨论”。 艺术家对社会的研究,同思想家对社会的研究,在方法与结果上均有所不同。思想家是从感性的现象中提炼出本质来,恰如从芝麻中提炼出芝麻油;艺术家是透过感性的现象看到本质,恰如用X光作胸部透视一样。因此艺术家需要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巴尔扎克把它称为“透视力”,他对这种精神力量作了这样的描述:“在真正是思想家的诗人或作家身上出现一种不可解释的、非常的、连科学也难以明辨的精神现象。这是一种透视力,它帮助他们在任何可能出现的情况中测知真相;或者论得更确切点,是一种难以明言的、将他们送到他们应去或想去的地方的力量。” 正因为这样,艺术家表达他们对社会的认识的方式同思想家不同,艺术家把他的认识融化在他所描写的形象之中,他用形象来同读者交流思想。

 

 

Copyright © 2003 Mdme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