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网首页 | 新网首页教学大纲 | 相关下载 |

 

现代管理学

 

主讲教师:中央戏剧学院  商尔刚 副教授

 

 

第一讲  关于管理和管理科学思想

 

序 言

 

作为教材,本书以介绍,论述管理科学发展史为主,管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管理行为的特点和规律的一门学问。因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管理。

管理,自古有之。追踪它,可以一直上朔到我们人类的童年期。原始人类生产手段,方法非常简陋,当他们要捕获一个较大、较凶猛的野兽时,就要有人去侦察野兽的行踪,有人在野兽的必经之路上挖个陷阱,有人去引诱野兽。当野兽掉进陷井后,要有人负责把野兽杀死并把它拖上来,最后还要有人负责分配这一战利品。连语言还没有的原始人类就已经掌握了分工这一最基本的管理行为。

翻开人类社会发展史这部宏篇巨著。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哪一时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都与管理密切相联。有人更是把管理和科技比喻为人类社会进步腾飞的两支翅膀。缺一不可。

序言录像:

 

第一节   关于管理

 

一、管理的定义

我们经常提到的管理,要用最精练的语言来概括它,可以这样表达:管理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对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目标的过程。

从以上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管理的基本性质和任务。

管理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操作工作,它是执行生产的总体运动中的指挥,协调任务的,管理者很像一支乐队的指挥,他自己不操作任何一件乐器,但这支乐队的排练,演出成功却离不开他。

二、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两重性

管理首先与生产力紧密联系,通过精确的、合理的、标准化的“指挥劳动”表现出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还与生产关系,社会文化相联系,通过“监督劳动”的性质表现出管理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双重性质告诉我们:我们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思想;我们可以积极,大胆地引进,吸收国外成功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来迅速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同时,我们还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国情,民情,不能照搬照抄,要因地因情治宜,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2、管理工作不同于一般操作工作

前面讲到管理有其特殊的职能,管理工作独立进行,既有别于操作工作又为其提供服务,起到保障作用,管理活动和操作活动并存于一个组织之中,共同保证组织目标的最终实现。

管理者的工作可概括为:通过他人并同他人一道实现组织的目标,通常进行的工作包括计划决策,组织调配,激励指导,协调控制和总结经验教训等。

3、管理工作是科学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管理工作要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阐述其规律的管理学具有客观性,实践性,系统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在其指导下的管理工作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达到预设目标。

管理工作的艺术性是指能够熟练地运用知识,并且通过巧妙的技能达到某种效果。背会了所有的管理原则和条例,不一定就能够有效地进行管理。也就是说管理科学并不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管理工作者只能以这些管理的理论原则和基本方法为基础。结合实际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以求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的艺术性即管理的实践性。管理的科学性艺术性不互相排斥,而是相互补充。

三、管理的任务

1、实现组织的目标

一个组织是为实现其特有的目标而存在的。这是他的第一使命。如一家剧院,他首先要为广大文化艺术消费者提供符合他们需要的艺术产品和服务,即剧目的演出。以此取得利润,并为社会提供税收。管理者的每一个行动,每一项计划决策都必须将这一任务放在首位。

2、满足员工的需要

一个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中,最重要的是人。其他资源的运用也要靠人来实现。管理者要研究人的需要,能力及特长。合理地安排工作,设计岗位,最好地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人的生产劳动积极性。而且要使员工有所成就受到成就感的激励,使其更具备主动精神和工作策略。管理就要创造和维护一种环境,使人们能在其中心情愉快地合力工作。

3、关注对社会的影响

任何一个组织都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对社会产生或轻或重的影响,一个企业如果生产、出售质次或有害的产品;或者排出污气废料,污染环境;或者滥伐滥捕;破坏生态环境,都会加害于社会。即使企业内部,如果劳保条件恶劣或者技术安全性低下,都会危及员工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同样会造成社会危害。因此,管理必须对社会负责,一个好的管理者主动担负起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出于对社会道德观念的考虑,它还是遵守法律、政策,维护社会公序良俗的问题,一个企业必须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以上三项任务是相互联系,相得益彰的,往往是在同一管理工作中执行和完成的。三项任务不能偏,不然就谈不上企业的发展和繁荣。

 

 

Copyright © 2003 Mdme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