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网首页 | 新网首页教学大纲 | 相关下载 |

 

现代管理学

 

主讲教师:中央戏剧学院  商尔刚 副教授

 

 

第十五讲  现代管理科学的新发展

 

发韧于西方国家的管理科学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相继出现以后,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和学说,形成了许多学派。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渊源和理论内容上互相影响和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人叫做“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意思是这一时期管理科学发展之繁荣,学派、学者观点、理论、学说之多,象热带丛林里的植物一样,品种繁多,数量巨大。

 

第一节  “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

到今天为止,到底如何划分某个学者应归于哪个学派,各人的看法都不尽一致,包括应划分为哪几个学派,学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我们为了介绍方便,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权宜把它分为以下五个学派加以介绍。

一、社会系统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从社会的角度来研究管理问题,它把企业组织及其成员的相互关系看成是一种协作的社会系统。该学派的创始人是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I.Barnard,1886~1961,他的代表作是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

(一)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

巴纳德从阐明组织的本质入手,认为:“组织不是集团,而是相互协作的关系,是人相互作用的系统。”他定义组织为:“有意识调整了两个人或更多人的行为或各种力量的系统工程。”

该学派把组织看做人与人之间“合作的联盟”,把各类因素的协调视为管理的核心问题。一方面,每个人为了克服生理的、物质的和社会的局限,必须自觉地协作;另一方面,一个群体能否生存并得到发展,又取决于它满足其所有成员各种需要的程度。当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发生冲突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愿意为达到一个确定的目标而进行协作活动。为了实现组织目标,需要组织中的成员发挥积极性,而这又是以实现成员个人的目标为前提。

(一)协作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

1、协作的意愿

协作的意愿指个人为组织目的贡献力量的愿望,意味着个人自我克制,交出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权,个人行为的非个人化。一方面,协作的意愿因个人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是没有限度的。一般来说,正式组织的规模越大,越具有综合性,其成员 的协作意愿越小。反之,正式组织规模越小,结构越简单,其成员协作的意愿就越大。另一方面,协作意愿的强度和提供的时间,随个人感受或预计的满足程度而经常变动,从而使一个系统中所有成员的协作意愿总体也在经常变动之中。组织为了获得和提高成员的协作意愿,要提供金钱、威望、权力等客观刺激;要通过说服教育影响成员的主观态度,培养协作精神,号召他们忠于组织,相信组织的目标。

2、共同的目标

共同的目标是协作的必要前提。没有共同的目标,组织 成员就不知道要求他们提供何种努力,也不明白自己能从协作结果中得到何种满足,也就不会有协作的意愿。组织成员对共同目标的接受程度影响到他们的立场,从而左右他们对组织提供的服务。巴纳德认为,经理的重要任务就是克服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背离,克服成员个人立场与组织整体立场的冲突。组织还必须随环境的变化改变共同目标,以利自身发展。 

3.信息沟通

信息沟通是联系协作意愿与共同目标的桥梁。为了有效地进行信息沟通,巴纳德列出了信息沟通的原则:

(1)     信息沟通的渠道要被组织成员所了解;

(2)     每个成员要有一个正式的信息沟通路线;

(3)     信息沟通的路线必须尽可能直接而短捷;

(4)     必须依循正式的路线沟通信息,加快信息交流速度并减少矛盾和误解;

(5)     作为信息沟通中心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称职;

(6)     组织工作期间的信息沟通路线不能中断,每次信息沟通都必须是有权威的。

(一)经理人员的职能

巴纳德认为,在一个协作系统如企业中,经理人员是信息沟通的中心,他们通过信息的沟通来协调组织成员的协作活动,以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经理人员的职能如同神经系统一样,可以说是在变动的环境中,指挥各种必要的行动,维持组织内外的均衡,谋求组织的维持和发展。

1、建立和维持信息沟通系统。包括确定和阐明经理人员的职务,以及找到适合的人来担任这些职务。

2、获得组织成员个人的必要贡献。包括招募和选聘工作人员,维持组织的“诱因”和员工的士气,以保证协作系统的生命力。                                     

3、确立和实现组织目标。

二、系统管理学派

20世纪60年代前后从社会系统学派和决策理论学派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学派,它采用系统方法对管理实践进行研究。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卡斯特(F.E.Kast)和罗森茨韦克(J.E.Rosenzweig)等人。

(一)企业是一个由人、机器、物质、资金等要素组成的开放系统

企业的发展受到这些要素及其构成方式的制约。从系统的观点来考察和管理这些要素,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使各个系统和有关部门相互联系的网络更加清楚,从而实现企业的总目标。系统管理学派认为,企业组织不是决定的、机械型的系统,而是开放的、有限的概率系统。企业组织为环境所影响,又反过来影响环境,它始终处于整体与部分“动态平衡”的状态。

(二)企业是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

根据子系统在企业这个系统中的作用,可以划分为:传感子系统,用来量度并传递企业系统内部和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信息处理子系统,如会计,统计等数据处理系统;决策子系统,接受信息,制定决策;加工子系统,利用信息、原料、能源、机器,加工和制作产品。根据组织中人的作用可划分为:个人子系统;群体子系统;相互关系子系统;目标子系统;权威子系统等。该学派认为,组织中任一子系统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子系统,系统的运行效果也是由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效果决定的。

(三)管理是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系统的发展和联系的机制的过程

管理就是把本来没有关系的人、机器、物资、货币等资源集合起来。但这种集合不是这些部分的堆积,而是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形成的一个整体系统。管理实际上也就是组织、协调、综合。因此 ,经理必须从企业的整体出发,研究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企业各组成要素(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组织、协调、综合企业内一切方面的活动和工作。使企业有效用地、有效率地达到组织目标,而不是孤立地研究和处理一部分、某一过程、某一问题。

系统管理理论是在一般系统论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体现了管理哲学的改变。“它是有关管理工作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提供了把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看做一个有机整体的一种框架。”然而,由于它的实用性不强,对于希望获得具体行动指南的管理人员来说太抽象,可变因素太多,不便进行研究。

三、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西蒙(H.A.Simon)、马奇(J.G.March)等。由于西蒙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他被授予197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西蒙的主要著作有《管理行为》、《公共管理》、《人的模型》、《组织》、《管理决策新科学》、《人工仿真科学》等。另外,马奇与赛尔特合写的《公司行为的一种理论》一书也是该学派的代表作。该学派是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内容而创立的。

(一)管理就是决策

西蒙等人认为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决策是组织及其活动的基础。在他的理论中,组织就是作为决策者个人所组成的系统。例如,组织中任何成员的第一人决策,就是参加或不参加这个组织。组织成员在作出参加组织的决策以后,虽然他个人的目标仍然存在,但已退居第二位,从属于组织的目标,组织便把其成员的某些决策权接收过来而代之以组织的决策权。

西蒙还认为,决策贯穿组织的各个层次和人员中。正是通过层层决策,组织才得以统一起来。不仅最高领导需要对全盘方针作出决策,中层管理人员在执行高层领导的总方针时,也需要依据总目标决定部门的目标和计划。下层管理人员,也需要决策,如制定日常工作计划,进行作业分配。即便是基层的操作人员,在运用何种劳动对象和何种方法等问题上,仍然有一定的自由选择的余地,仍然需要作出决策。

(二)决策的合理性

决策理论学派的理论核心,是创造性地用“令人满意”准则代替古典决策理论的“最优化”准则。“最优化”原则建立在纯粹逻辑推理基础之上。在现实中,由于决策者在认识能力、时间、经费及情报来源上的限制,不可能作出“完全合理”或“最优”的决策。因此,人们在决策时只能满足于“令人满意”这一合理性准则。西蒙在《管理行为学》一书中指出:“决策的合理性,就是在能评价行动结果的一定价值体系下,选择恰当的代替行动。”从内容上来说,决策的合理性所说的“行动结果”即决策所需要实现的目的,所说的“选择恰当的代替行动”就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或行动方案。

(三)决策过程

决策不是瞬间行动,而是一个漫长的,包含着一系列警觉、探索、分析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四个阶段的工作。

1.情报活动。探查环境,搜索和分析反映决策条件的信息,为拟定和选择计划提供依据。

2.设计活动。创造、制定和分析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

3.抉择活动。从可资利用的方案中选取出具体行动方案。

4.审查活动。对过去的抉择进行评价。

简要地说,这四个阶段也就是找出制定决策 的理由,找到可行的行动方案,在诸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对已进行的抉择进行评价。

(四)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西蒙把组织活动分为两类:一是例行活动,指一些重复性和常规性的工作。处理这类活动的决策一般已形成特定的程序,这类决策属程序化决策。二是非例行活动。这类问题或表现为新颖、无常规结构,或过去没有发生过,或因为其确切的性质和结构捉摸不定或极其复杂,或因为其十分重要而需以个别方式加以解决。处理这类问题的决策,叫做非程序化决策。

四、情景理论学派

情景理论的代表人物有伍德沃(J.Woodward)、汤普森(G.Tompson)、劳伦斯(P.P,Lawrence)和洛斯奇(J.W.Lorsch)等。

情景理论学派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又称权变理论学派。这一理论的出现,意味着管理理论的研究向着实用方向迈出了一大步,它对处于动荡困境的企业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这一理论的核心是研究子系统内部和子系统工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并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这一学派认为,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管理理论和方法。

(一)情景理论与组织结构

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情景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开放式系统”即企业是一个受外界影响,又对外界环境施加影响的系统。情景理论根据组织与环境、企业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确定组织结构的类型与模式。该学派代表人物对组织结构模式有不同的分类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伍德沃分类法

在这位美国女管理学者于1965年的《工业组织:理论和实践》一书中,按照生产系统的工艺技术和复杂性,结合其他许多目标,将企业分为三种类型:单作和小批量生产企业;大批量和大量生产企业;连续过程生产企业。

2.劳伦斯和洛斯奇分类法

在1967年发表的《组织和环境》、《复杂组织的分化和整体化》等文章中,两位学者认为,从外部环境的不定性决定了企业组织设计只有适应外部环境才能成功,从而决定了企业的分化和综合。如果外部环境较稳定可靠,企业组织结构可采用集权型;如果外部环境不稳定,企业组织结构可采用分权型。

3.赫里格尔和斯洛坎姆分类法

两位管理学家依据技术与环境两方面条件的不同组合,将组织结构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外部环境变化迅速,生产不同产品所使用的工艺技术差别很大的企业,可采用事业部制的结构;外部环境变化较快,产品品种较多,但工艺技术差别不大的企业,可采用矩阵的组织结构;外部环境比较稳定,市场容易预测,产品品种较少,工艺技术亦较稳定的企业,可采用传统的直线一职能式的组织结构;外部环境稳定,产品品种单一,工艺技术统一的企业,可采用高度集权的组织结构。

(二)情景理论与人事管理

情景理论在人事管理方面提出了超Y理论。超Y理论是约翰·莫尔斯和洛伊·杰希在《超Y理论》一文与《组织及其成员:权变法》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其要点是:

1.人们怀着各种不同的需要加入组织,但各种需要类型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每个人最需要的是自我胜任感。

2.工作性质应与个人相协调。不同需要的人对管理方式有不同的要求。对需要规章纪律约束的人,最适宜的管理方法是使用“X理论”,而对于需要自治的人,则应使用“Y理论”。          

3.管理过程的具体层次无固定模式,需要在实践中灵活建立。

4.一个组织目标达到后应转入下一目标,以进一步激发人的自我胜任感。

五、经验主义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又称惯例管理学派、经济主义学派或案例学派,美国的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1909~)、欧内斯特·戴尔(Ernest Dale)是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该学派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管理实践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进行研究,而后将这些经验加以概括和理论化,进而提出一些一般的规律。

(一)对管理的基本看法

1、管理是管理人员的技巧,是一项特殊的、独立的活动和知识领域。

2、组织的主要领导人有两项重要任务:第一是必须创造一个“生产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的生产力要大于各个部分生产力的总和。为此,领导人要克服企业中所有的弱点,并使各种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企业的各部分协调起来。第二是在作出决策或采取行动时,要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

3、每个领导都在执行一些基本的、共同的职能:树立目标并传达给有关人员;进行组织工作;进行鼓励和沟通工作;确定标准,分析企业成果,评价人员工作情况;使员工得到成长和发展。

(二)目标管理

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MBO)理论克服了泰勒忽视“人”和行为科学忽视工作的弊端,而把二者之长统一了起来。德鲁克认为,目标管理可分为三个阶段:

1、目标体系的制定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地将组织整体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员工,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连锁体系,共同为保证实现总目标而奋斗。

2、目标的执行

即在一整套适用的控制与监督下,推动各类、各层目标的实施,为实现目标进行过程管理。

3、目标的评价

对取得的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价,找出不足,作为制定下一目标的依据。

纵观管理理论发展的全部过程,各个学派的理论观点林立,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管理,研究管理的不同方面。管理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并非截然分开,它们之间是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通过对管理理论的探源与回顾,可以看出,管理理论已经呈现出全局管理、定量管理、信息管理与人际关系管理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思考题:

一、简答题

1、“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

二、简述题

1、现代管理科学的新发展

 

 

Copyright © 2003 Mdme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