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的研究意义
数学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数学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证明,数学与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特别是在普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素养成为公民素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让学生接受良好的数学教育是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之一。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使命,就必须了解有关数学课程与教学方面的知识、方法和技能,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观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小学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教师也必须不断更新观念,改变方法,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学生的新要求。
作为一名中小学数学教师,是否思考过与中小学数学教育有关的问题?是否研究过一些中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问题?是否反思过你在中小学时期学过的数学内容及其学习过程?是否反思过大家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的弊端?譬如:
什么样的一节数学课是好的?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哪些基本保障?
中小学数学课程中要不要学习图形、空间、统计等内容?为什么?如果需要学习这样的内容,应该学到什么程度为宜?如何学习效果最佳?
“估计报纸上一篇文章有多少个字?”这样的类似问题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否有价值?学生是不是可以学习?是否应该列入中小学数学课程?
如何理解接受式学习方式与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利弊?…
事实上,上述这些问题与教育学科的许多内容有关系,同时也与数学学科有关系。但只有教育学科和数学学科的知识,并不一定能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而类似这样的问题,对于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又是十分重要的。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的深入理解和认识,会使我们更自觉地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认识和理解有关中小学数学教育的问题,更快地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是研究中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无论是即将担任中小学教师的师范院校学生,还是在职的中小学数学教师,都有必要了解中小学数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中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特征与规律,充分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以及如何合理、有效地组织和实施中小学数学教学。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为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和研究的基础。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为从事中小学数学教育工作打下一个比较全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当然,数学教育水平的提高,同样也需要教师的实践经验。将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与中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相结合,才会创造出更加鲜活的教学实例。教师也只有将有关的理论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使这些理论切实地发挥作用。因此,对于广大的中小学数学教师和数学教育研究者来说,学习和研究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理解和掌握中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通过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这门学科的学习,教师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包括理解中小学阶段为什么要学习数学这门学科,中小学数学学科应包括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如何组织,怎样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怎样使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收获等等。作为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了解中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规律,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方式设计、组织和评价,真正使数学课程成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提出和思考中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问题。作为中小学数学教师除作好常规的教学工作外,还应不断反思和研究有关数学教育问题,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提出并解决问题。教师应当成为一名组织者和研究者。这对于提高中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水平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三是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知识的更新、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系统的学科知识、教育心理理论是基础,中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是基本途径,将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的理论、方法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是提高自身素质不可缺少的条件。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的学习研究将为中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案例,使他们在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方面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