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到首页 | 教学大纲 | 相关下载 | |
中外音乐史·中国部分
|
|
主讲教师:中央音乐学院 苗建华 副教授 |
|
第十三讲 五四精神影响下的 新音乐活动(二) 四、赵元任的音乐创作
赵元任 (1892~1982),字宜仲,江苏武进(今常州)人。1892年11月3日生于天津。幼时就读于家塾。1907年考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预科学习。1910年,以优异成绩获得清华公费生资格留学美国。在美期间,赵元任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近10年,获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在清华任教,教授物理、心理学、数学等课程。1921~1923年,赵元任再度赴美,在哈佛大学教哲学、汉语。1925年,他又回清华学校任国学研究院教授,讲授音韵学,并兼任学校音乐委员会主任,为清华四大导师之一。1929年后,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1938年再次应邀赴美国讲学,从此留居美国,先后任夏威夷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校教授,获得了文学、法学、人文学等博士学位,担任过美国语言学会会长、美国东方学会会长。赵元任在1973年和1981年两次回祖国大陆探亲访问,受到周恩来和邓小平的接见。1982年2月24日,赵元任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逝世。 赵元任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又是著名的作曲家,有渊博的学识和很深的艺术造诣。他从小接触民间音乐,后来在从事语言学研究过程中,又曾到中国各地调查方言,接触了不少民歌、民谣,在美国留学时,也曾选修作曲和声乐,从事音乐创作,广泛涉猎了西欧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所以赵元任熟悉中外音乐,他在1915年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首钢琴曲《和平进行曲》。 赵元任发表过的歌曲作品有40多首,大型合唱曲 1首及钢琴小品若干首。这些作品大部分载于《新诗歌集》(1928)、《儿童节歌曲集》(1934)、《晓庄歌曲集》(1936)、《民众教育歌曲》(1939)、《行知歌曲集》和《赵元任歌曲集》(1981)等刊物。 赵元任的一些作品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如歌曲《卖布谣》、《织布》、《劳动歌》等。其中《卖布谣》最为著名,该曲反映了当时农村的手工业劳动者在现实生活中的痛苦生活,在音乐创作上,赵元任充分利用了他的语言才能,十分注意结合歌词声调和音韵的特点,讲究歌词字音语调与旋律音调相一致,所以《卖布谣》的曲调和无锡方言音调结合的天衣无缝,听来非常自然流畅。 《教我如何不想他》、《海韵》反映了青年知识分子对恋爱自由、个性解放的追求。其中《教我如何不想他》是赵元任艺术歌曲中的代表作,也是当时艺术歌曲创作中的经典作品之一。该曲音乐创作上吸收了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音调,旋律抒情优美,歌词充满诗情画意,深受广大青年的喜爱,至今在社会上广为传唱。
赵元任歌曲中还有一部分具有爱国思想与民主倾向的作品,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看法,如《呜呼三月一十八》、《西洋镜歌》、《老天爷》等。 除歌曲创作外,赵元任还发表了《“中国派”和声的几个小试验》、《歌词中的国音》、《介绍乐艺的乐》、《黄自的音乐》等音乐论文,阐述他的创作经验和对建立中国民族新音乐的看法等。
五、黎锦晖的音乐创作 黎锦晖 (1891~1967),湖南湘潭人,生于1891年9月5日。幼年在家乡读书,曾广泛接触民间音乐,学习演奏多种民族乐器。1912年在长沙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北京、长沙先后做机关职员、报刊编辑和学校音乐、文史教员。1916年后曾参加北京大学音乐团(后为音乐研究会)的活动。1920~1927年在上海任中华书局编辑所国语文学部部长和国语专修学校校长,主编《小朋友》周刊,并创办中华歌舞专科学校。1928年组织中华歌舞团,赴南洋一带演出。1929年冬该团改组为明月歌舞团。抗日战争时期,他从湖南辗转到重庆,1940年后任中国电影制片厂编导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并任中国音乐研究所通讯研究员。1967年2月15日病逝于上海。 黎锦晖一生热心从事儿童歌舞表演曲和儿童歌舞剧的创作,积极推广国语,改革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他一共创作了《麻雀与小孩》、《月明之夜》等12部儿童歌舞剧和《可怜的秋香》等24首儿童歌舞表演曲,同时,还写了60多首歌曲和若干首舞曲,并编配过一些话剧插曲和民间器乐曲。黎锦晖非常重视音乐对儿童身心发育的重要作用,他在《麻雀与小孩》的卷头语中说,学国语最好从唱歌入手;学校中各科的教材,有许多可以采入歌剧里去;儿童的模仿本能十分发达,习演歌剧可以借此训练儿童一种美的语言、动作与姿势,也可以养成儿童守秩序与尊重艺术的好习惯;一切布景和化妆都要儿童们亲自出力,因此除了能采入手工、图画等作业以外,还可以锻炼他们思想清楚、处世敏捷的才能;学校演歌剧对于社会教育也有裨益,可以使民众渐生尊重一切艺术的心情。他通过儿童歌舞剧和儿童歌舞表演曲等作品,宣传“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科学与民主精神,如《月明之夜》告诉儿童人间要比神仙世界更幸福,反对封建迷信;《小小画家》嘲讽封建教育的腐朽,宣传个性解放、因材施教的思想。 《可怜的秋香》是黎锦晖儿童歌舞表演曲的一个代表作品。牧羊女秋香一生命运多舛,从小失去父母,成年后则丧失夫妇之爱,老来又失去母子之爱,孤苦伶仃,无依无靠。黎锦晖在该剧中以哀婉的音乐、朴素的歌词、真挚的感情描写了一个孤女的悲苦生活。 黎锦晖所有歌舞剧均根据儿童心理和情趣来选材和构思情节,注意通过音乐刻画剧中的人物形象,其语言通俗易懂,音乐简练明快,情节活泼生动,适于儿童接受和歌唱。所以他的作品广泛流行于全国,在学校中广为传唱,并对后来的歌舞剧和新歌剧的创作有一定影响。黎锦晖著名的儿童歌舞剧有《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小小画家》等。 《麻雀与小孩》是黎锦晖的第一部儿童歌舞剧,被视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早期歌剧的萌芽。该剧通过小麻雀学习飞行、被小孩骗走、最终和妈妈团圆的故事情节,教育孩子们要说实话、孝顺父母、知错改错,做一个诚实善良的好孩子。其中《飞飞曲》是描写小麻雀学习飞行时的唱段,其音乐生动活泼,朗朗上口。 《飞飞曲》谱例 黎锦晖1929年后也创作了一些低级趣味、香艳肉感的作品,如《毛毛雨》、《特别快车》、《妹妹我爱你》、《桃花江》等,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受到当时许多文化界与音乐界有识之士的严肃批评。 六、刘天华的音乐创作 刘天华 (1895~1932),江苏江阴人。1895年2月4日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09年在常州中学读书期间,参加了学校军乐队的训练和演出活动,开始接触西洋铜管乐。1912 年随其兄刘半农去上海,成为“开明剧社”的乐队队员。1915~1922年在江阴、常州等地中、小学校任音乐教师。在此期间,刘天华开始多方面学习民间音乐,向民间艺人周少梅、沈肇州等学习演奏二胡、琵琶。1919年,刘天华暑假专程去河南求师学习古琴。1922年,他被聘为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国乐导师,其后任教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科、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等。1927年,刘天华与张友鹤、吴伯超等人发起成立“国乐改进社”,并编辑出版了《音乐杂志》。1932年6月8日,刘天华患猩红热不幸病逝于北京。 刘天华受“五四”精神影响,倡导民主,普及音乐,提出音乐“要顾及一般民众”。他一生致力于改进国乐,发展国乐。在音乐创作方面,刘天华的成就主要在民族器乐曲方面,共创作了二胡独奏曲10首、二胡练习曲47首、琵琶独奏曲 3首、琵琶练习曲15首、民族乐器合奏曲 2首。较著名的作品有二胡曲《病中吟》、《苦闷之讴》、《悲歌》、《闲居吟》、《独弦操》、《良宵》、《光明行》、《空山鸟语》、琵琶曲《改进操》等。刘天华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述说个人的处境和感受,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彷徨、无奈、不满和苦闷。二胡独奏曲《病中吟》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首,该曲又名《安适》,初稿是他1918年在贫病中完成。全曲由三段构成,曲调忧伤凄凉、如泣如诉,抒发了他对社会的不满和生活无出路的愤懑心情。《光明行》是刘天华二胡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首,全曲由四个主体段落加引子、尾声组成,在音乐创作中吸收了西洋音乐中大三和弦的琶音进行和转调等手法,演奏技巧也采用了大段的顿弓,音乐风格清新明朗、乐观向上,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喜悦心情。 刘天华在音乐创作中,持“兼收并蓄”的观点,既充分运用传统器乐的创作手法,又重视借鉴西洋音乐创作技法,从不被人重视的传统乐器二胡入手,改进二胡的制造规格和记谱法,明确固定音高的定弦,并吸收提琴某些演奏方法,将二胡发展为可以独奏的乐器,并纳入到专业音乐教学之中,使之焕发了生命力。他在实践中实现其改革国乐的主张,从而在中西交融中“打出一条新路”。 刘天华的贡献还在于他用科学的记谱法,为出国演出的京剧大师梅兰芳记录、整理了《梅兰芳歌曲谱》,这是最早根据实际演唱作记录的京剧曲谱。此外,他还记录了民间音乐《安次县吵子会乐谱》、《佛曲谱》(未完成)等,为我国传统音乐的整理、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七、黄自的音乐创作 黄自 (1904~1938),字今吾,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1904年3月23日出生于一个民族资产阶级家庭,父亲黄洪培曾任川沙县参议员,母亲陆梅先是川沙开群女校的创办人。黄自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在音乐方面也显示出才华,1916年入北京清华学校读书,开始学习钢琴、和声,参加了学校的乐队和合唱队,在管乐队中吹单簧管,并在合唱队中唱男高音。1924年,黄自公费留学美国,在欧柏林大学攻读心理学,1926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在欧柏林音乐学院攻读理论作曲和钢琴。1928年,转入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1929年毕业,取得音乐学士学位。他的毕业作品管弦乐序曲《怀旧》于1929年5月31日在美国首演,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同年 6月,黄自回到中国,先后在沪江大学、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1930年后,他专任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教授兼教务主任,教授了包括和声学、赋格曲、配器法等理论作曲组几乎全部专业课程,还担任音乐史、音乐欣赏两门公共必修课,培养了贺绿汀、刘雪庵、陈田鹤、江定仙等著名的“四大弟子”,为我国早期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发生后,黄自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亲自带领学生走上街头进行募捐演出,并创作了大量爱国歌曲。1938年5月9 日,黄自病逝于上海,年仅34岁。 黄自的音乐活动主要表现在音乐教学、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三个方面,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作有各类歌曲60余首,弦乐四重奏、赋格曲、创意曲等共8首,另有管弦乐序曲《怀旧》(我国作曲家所作的第1部交响音乐作品)、管弦乐曲《都市风光幻想曲》及清唱剧《长恨歌》等。 黄自歌曲创作中有一部分反映了现实生活与反帝爱国思想。主要作品有《抗敌歌》、《旗正飘飘》、《赠前敌将士》、《九一八》、《热血歌》、《天伦歌》、《农家乐》、《牛》、《养蚕》等。其中《抗敌歌》作于1931年11月“九·一八”事变后,是黄自第一首反帝爱国合唱曲。歌曲音调高昂,节奏铿锵,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抗日的坚定信念。《旗正飘飘》作于1932年,同样以雄健豪迈的音调反映了人们了悲壮激昂的爱国热情。这两首作品在内容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它们不仅是黄自的代表作,也是二十世纪以来的优秀作品。 艺术歌曲也是黄自音乐创作的主要领域。主要作品有《点绛唇》、《南乡子》、《花非花》、《卜算子》、《春思曲》、《思乡》、《玫瑰三愿》等。黄自的艺术歌曲不仅数量较多,而且是他音乐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类。这些作品有的是选古人的优秀诗作谱曲;有的为音乐会创作。黄自为音乐会创作的作品以《玫瑰三愿》最为著名,该曲意境深远,钢琴伴奏与和声技巧使用巧妙,歌词和旋律结合妥帖,受到众多人的喜爱,至今仍在音乐会中广为传唱。选用古诗的作品有用唐代白居易诗词谱写的《花非花》、李白诗词谱写的《峨嵋山月歌》、宋代诗人王灼诗词谱写的《点绛唇·赋登楼》、苏轼诗词谱写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辛弃疾诗词谱写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等曲。其中《点绛唇》和《南乡子》是两首独唱歌曲,音乐跌宕起伏,气息宽广,给人以气势雄伟、激情澎湃之感。 清唱剧《长恨歌》是黄自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该曲作于1932~1933年间,是黄自唯一的一部大型声乐作品。其内容取材于白居易的同名长诗。全曲共有10个乐章,但黄自只完成了7个乐章,它们分别是:第一乐章《仙乐风飘处处闻》(混声四部合唱),第二乐章《七月七日长生殿》(女声合唱及女高音和男低音的独唱、二重唱),第三乐章《渔阳鼙鼓动地来》(男声合唱),第五乐章《六军不发无奈何》(男声合唱),第六乐章《宛转峨眉马前死》(女高音独唱),第八乐章《山在虚无缥缈间》(女声合唱),第十乐章《此恨绵绵无绝期》(男低音与混声四部合唱),描写了骊宫歌舞、爱情盟誓、边关报警、军士怨愤、临死诀别、幻想仙境和无边哀思等场面。其中《渔阳鼙鼓动地来》、《山在虚无缥缈间》较为著名。这部清唱剧,于1933年11月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学生音乐会上作为一部完整的作品首次演出。 黄自的理论研究和著述,以音乐史、音乐欣赏与和声学为主要内容,写有《西洋音乐进化史的鸟瞰》、《勃拉姆斯》等文章。在生命的最后两年,黄自潜心于《西洋音乐史》、《和声学》和《中国之古乐》3部专著。他还主编了音专音乐艺文社《音乐杂志》和《新夜报·音乐周刊》。 黄自十分关心社会音乐教育,亲自参与并主持了中学音乐教材的编订工作,编印出版了中国当时质量最好的普通学校音乐教材《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1~6册。1933~1935年,还创作了28 首学生歌曲。
|
|
Copyright © 2003 Mdme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