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首页教学大纲 | 相关下载 |

 

中外音乐史·中国部分

 

主讲教师:中央音乐学院  苗建华 副教授

 

《中外音乐史·中国部分》教学大纲

授课教师:苗建华副教授

 

一、 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为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艺术管理专业专科起点本科班”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在于通过对中国音乐历史发展概况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脉络,了解各历史时期的音乐品种、音乐创作、音乐思想等内容,提高音乐理论素养,正确认识与评价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规律。

 

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一)教学原则

1、本课程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分析、研究中国音乐历史中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

2、本课程在教学中力求广泛吸收音乐史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授课内容力求作到深入浅出。

(二)教学方式与考核

1、本课程以网上电子课件教学讲授为主

2、配合以文字教材的阅读(现代远程音乐教育丛书:《中国音乐史》);

3、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定时回答学员们提出的学习问题;

4、本课程在考试前,集中安排10学时的面授辅导;

5、考试方式为笔试;

6、本课程为1学期,共18周,2学分,讲授16周,复习2周。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

 

第1    第一讲   远古、夏、商时期的音乐

一、传说中的乐舞

二、传说中的乐人

三、乐器

第一讲掌握要点:远古时期有关乐舞的记载和重要的出土乐器。

 

第2    第二讲   周代的音乐

一、雅乐的盛衰

二、郑卫之音的兴起

三、乐器的发展

第二讲掌握要点:西周的雅乐制度与内容;曾侯乙墓出土乐器的历史意义。

 

第3     第三讲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一)

一、乐府

二、相和歌与清商乐

三、鼓吹乐

第三讲掌握要点:乐府与相和歌的历史影响。

 

第4    第四讲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二)

四、古琴艺术的成就

五、《乐记》与《声无哀乐论》

第四讲掌握要点:古琴艺术的新成就。

 

第5      第五讲    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一)

一、唐诗与音乐

二、宫廷燕乐

第五讲掌握要点:唐代宫廷燕乐的体制。

 

第6   第六讲  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二)

三、歌舞大曲

四、器乐的发展

第六讲掌握要点:《霓裳中序·第一》赏析;琴曲《离骚》赏析。

 

第7    第七讲   宋元时期的音乐(一)

一、市民音乐的兴起

二、姜白石的歌曲创作

三、说唱音乐的发展

第七讲掌握要点:市民音乐的发展;姜白石的歌曲创作。

 

第8   第八讲    宋元时期的音乐(二)

四、杂剧与南戏

五、乐器与器乐

第八讲掌握要点:元杂剧的音乐特征与主要作家作品;琵琶古曲《海青拿天鹅》赏析。

 

第9    期中复习

 

第10    第九讲   明清时期的音乐(一)

一、民歌小曲

二、民间歌舞

三、说唱音乐

第九讲掌握要点:苏南小曲《山门六喜》、俚曲《磨难曲·玉娥郎》赏析;弹词与鼓词的发展概况。

 

第11   第十讲   明清时期的音乐(二)

四、戏曲音乐

五、乐器与器乐

第十讲掌握要点:戏曲声腔的发展概况;弦索十三套《十六板》赏析。

 

第12   第十一讲  学堂乐歌

一、历史背景与发展概况

二、思想内容与曲调来源

三、代表人物

第十一讲掌握要点: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发展;沈心工、李叔同的主要成就。

 

第13  第十二讲   五四精神影响下的新音乐活动(一)

一、新型社团的建立

二、新型音乐教育的萌芽与发展

第十二讲掌握要点:新型音乐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14   第十三讲 五四精神影响下的新音乐活动(二)

一、萧友梅的音乐创作

二、赵元任的音乐创作

三、黎锦晖的音乐创作

四、刘天华的音乐创作

五、黄自的音乐创作

第十三讲掌握要点:赵元任、黎锦晖、刘天华等人音乐创作的特点与成就。

 

第15    第十四讲 左翼音乐运动与抗日救亡音乐运动

一、左翼音乐运动

二、抗日救亡运动

三、任光、吕骥等人的音乐创作

第十四讲掌握要点:左翼音乐运动与抗日救亡音乐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16    第十五讲 聂耳冼星海的音乐创作

一、聂耳的音乐创作

二、冼星海的音乐创作

第十五讲掌握要点:聂耳与冼星海音乐创作的特点与成就。

 

第17   第十六讲 国统区与解放区的音乐

一、国统区的音乐创作

二、解放区的音乐创作

第十六讲掌握要点:新秧歌运动的历史意义;《白毛女》与新歌剧的发展。

 

第18    期末复习

 

 

Copyright © 2003 Mdme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