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数学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关系
(一)数学命题的四种形式
在数学科学中,为了更加全面地研究命题中条件和结论的逻辑联系,往往把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换位,或者把条件和结论变为它们的否定,这样就可以得到三个新命题。例如,以“若两角是对顶角,则此两角相等”为原命题,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位置,就得到“若两角相等,则此两角是对顶角”,称为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就得到“若两角不是对顶角,则此两角不相等”,称为原命题的否命题。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交换它们的位置,就得到“若两角不相等,则此两角不是对顶角”,成为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如果用 , 分别表示对A、B的否定(即A、B不成立),那么有:
原命题: ;
逆命题: ;
否命题: ;
逆否命题: 。
(二)四种命题的关系
从上面四种命题的表达形式,我们可以知道:
原命题和逆命题是互逆的,否命题和逆否命题也是互逆的;原命题和否命题是互否的,逆命题和逆否命题也是互否的;原命题和逆否命题是互为逆否的,逆命题和否命题也是互为逆否的。
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示来表示:
上述命题的真假,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
例1、原命题: 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等积。(真)
逆命题: 若两个三角形等积,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假)
否命题: 若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不等积。(假)
逆否命题:若两个三角形不等积,则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真)
例2、原命题: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相交,若两直线平行,则同位角相等。(真)
逆命题: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相交,若同位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真)
否命题: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相交,若两直线不平行,则同位角不相等。(真)
逆否命题: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相交,若同位角不相等,则两直线不平行。(真)
例3、原命题:若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假)
逆命题:若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则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假)
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则它的对角线不互相垂直。(假)
逆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不互相垂直,则这个四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假)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互逆与互否的两个命题的真实性并非一致的,可以两个都真,也可以两个都假,也可以一真一假;而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的真实性却总是一致的,同真同假。这种同真同假的关系,我们称之为等效关系。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到学生往往学过一条定理后,自以为是的认为它的逆命题也真,因而给论证带来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