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进入课程-课程学习→教学内容-第四章 中小学数学的逻辑基础
 
本章学习目标 本章学习要点 本章学习资源 本章思考题 本章参考书目


    四、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的基本内容是:对于任何判断都必须有充分的根据才被认为是正确的,因为经这样推理得出的结论才能符合逻辑规律、符合客观实际,充足理由的公式是“所以有B是因为有A”
    数学中的概念、公理、定理、公式等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空间形式及数量关系的直接反映,是经人们证实的正确的结论,因此,在数学科学中,充足理由律就是必须以数学的已知概念、公理、定理、公式等事实作为根据进行论证,从而做出判断。
    例如,说
    等式两边乘以得:
    两边减去得:
    两边因式分解得:
    两边除以得:
    以得:
    以除两边得:
    显然,结果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在于以除等式两边。因为,而,用0除等式两边,理由就不充足了。
    在数学推理、证明过程当中,必须要求对象确定(同一律),命题不自相矛盾(矛盾律),不是模棱两可(排中律),有充分根据(充足理由律)。在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严格遵守这些规律来进行思考问题的习惯,不断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四章详细目录 上页 下页  
第一节 数学命题
    一、命题的意义
    二、命题的结构
    三、命题演算
    四、性质命题、关系命题
    五、数学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关系
第三节 推理与证明
    一、数学中的推理
    二、数学中的证明
第二节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一、同一律
    二、矛盾律
    三、排中律
    四、充足理由律
第四节 数学思维
    一、数学思维的意义
    二、数学思维的品质
    三、数学思维的分类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