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东北作家群(定义)
指"九一八事变"后从沦陷的东北流亡到上海、北平等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军、萧红、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李辉英等人,他们的作品多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蹂躏下的苦难和斗争生活,表达了对敌伪的仇恨,对故乡的眷恋和早日光复国土的愿望,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代表作主要有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萧红的《生死场》,舒群的《没有祖国的孩子》等。东北作家群的创作实际上构成了左联创作的一部分,虽然其中有些人并未加入左联。正是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河。其作品充溢着深沉的力,把作家的心血,和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茂草、高粱搅成一团,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
二、萧红(1911-1942)
|
(一)、地位及影响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才华横溢、风格独特的天才女作家,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之一。但是,正象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天才女作家一样,萧红的一生寂寞坎坷,情感上屡遭不幸,开始创作仅仅9年,年仅31岁就因病客死香港,其经历的本身就是一部小说,她和萧军、端木蕻良之间的感情纠葛,更成为了永远能够引起人们兴趣的话题。但是,就在这短暂的生命历程中,萧红却创作了大量凄美动人的文学作品,早在三、四十年代就风靡一时,盛誉至今不衰。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小城三月》、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短篇集《牛车上》《旷野的呐喊》等,以自己不足十年的创作生涯,创造了上海――东京时期,香港时期两个高峰,留下了不少佳作。
|
萧红的文学启蒙老师就是她的祖父,祖父口授《千家诗》,使她初受诗之陶冶。1927年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寄情于文学、绘画。1929年祖父去世,1930年,张廷举夫妇为了攀附高门,把萧红许配给当地一个军阀的儿子汪殿甲,萧红断然拒绝亲事,逃离了家庭,开始了流浪生涯。但是不久,萧红在走投无路之下,被尾随而至的包办夫婿汪殿甲所骗,同意了他的同居要求,1932年,怀有身孕的萧红,被充当人质抛弃在哈尔滨的旅馆里,幸亏得到了萧军的援救,不久两人同居,开始了共同的战斗历程。1933年,二人合出小说散文集《跋涉》,1934年取道青岛,南去上海,受到了鲁迅先生的鼓励与赞赏。萧红的中篇《生死场》和萧军的《八月的乡村》都被鲁迅先生编入了奴隶丛书,由此奠定了萧红文学生涯的基础,成为全国知名的女作家。正当二萧从困苦中挣扎出来,创作进入旺盛期时,他们之间的感情却出现了裂痕,1936年正式分手。萧红后来与端木蕻良结合,流寓武汉、重庆,1940年去了香港。但是与端木蕻良在一起,萧红也并没有得到幸福,1942年得病郁郁而终。
(二)、代表作分析 1、中篇小说《生死场》(1935年)
1934年秋,萧红在青岛完成《生死场》,次年在上海问世,第一次把萧红这个名字带给了文坛,给了上海文坛一个不小的新奇和惊动。《生死场》是不愿意做奴隶的作家献给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的书,它呼唤着人们起来反抗。甚至连鲁迅先生也吃惊于萧红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越轨的笔致",更吃惊于看上去还有点纤弱的萧红,却能把"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描绘得"力透纸背"。
中篇小说《生死场》是萧红的代表作,全书共17节,大致可分为两部分, 1-9节是小说的第一部分,描写的是二十年代东北哈尔滨附近农村中闭塞朴野的社会风气和悲苦无告的农民生活。从10-17节是小说的第二部分,描写的是三十年代东北沦陷后这些农民的苦难与斗争。两部分合起来,就生动刻画出了东北农民在沦陷前后的原始惰性和麻木,描写了他们从蒙昧、麻木、受剥削压迫到在民族存亡的关头终于醒悟的心理过程,在死的挣扎和生的顽强中,表现出民族觉醒、奋起的历史的重负。
萧红对那种古老、单调、而封闭的社会风习和民众生活了解得是十分深刻的,因为她所生活的呼兰县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生死场》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一个图景: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尽管他们被殴打,受折磨、遭蹂躏,最后又象老马走进屠场似的了却一生,但是对自己的生活却不作任何反省,而是祖祖辈辈重复着这种"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片可怕的精神沙漠,统治阶级的思想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群众的意识之中,麻痹了他们的意识,帮着统治阶级做着吃人的工作。
小说主要描写了三个家庭:瘸了腿还要辛苦劳作的二里半一家;丧夫再嫁,却依然顽强生活的王婆的一家;追求幸福,却收获了悲哀的金枝的一家。小说没有主要故事,而是全采取生活场面连缀铺叙的写法,写出各种各样的生生死死。如王婆的死而复生――儿子反抗官府被枪毙后,她悲愤自杀,却在下葬时活了过来;金枝女儿的初生即死――金枝怀着身孕过门,生下了一个女儿,没有满月就被丈夫摔死;还有全村最美丽的少妇月英的死。《生死场》里有两个美丽的女子,月英和金枝。她们美丽、善良、勤劳,却都遭遇了不幸。她们都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而只是被男人当作泄欲的工具。月英病得下体腐烂,他的丈夫就不再理她,把枕头换成了硬砖头,临死时想喝一口水,丈夫也懒得取。金枝深深地爱着成业,成业却全不顾她的感受,粗暴地占有了她,使她怀了孕,在轻蔑和憎恶的压力下嫁了出去。但是民族遭到的惨劫改变了这些平凡百姓的生和死的形式,王婆开始为秘密团体站岗放哨,二里半也改变了守着心爱的山羊过日子的理想,开始进行反抗。
2、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自叙传小说,也是萧红后期的长篇代表作,重庆上海杂志公司1941年5月初版。在这部作品中,她以更加成熟的艺术笔触,写出作者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北方小城镇的单调的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茅盾认为《呼兰河传》有一些比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这一句几乎可以看作是全篇的主题词。它以一个童稚的女孩的目光注视着故乡的一切,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心中时时存在的惊讶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萧红的作品视野中所能看到的故乡人民的生活方式,几乎就是没有生活方式:吃、睡、劳作、像动物一般生生死死,冷漠死灭到失去一切生活目标,失去过去和未来,其结果必然会产生小团圆媳妇、王大姐这样的悲剧。小团圆媳妇原本是一个天真、结实的小女孩,只是因为行为与人们传统中的价值观念不符,就被婆家活活地折磨致死;王大姐本来是个活泼美丽能干的姑娘,大家都喜欢她,就因为她自己爱上了穷磨倌冯歪嘴子,所有的人立刻鄙视起她来,对她说长道短最后因难产而死。萧红继鲁迅之后,又一次画出了我们沉默的国民的灵魂。
小说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天真、佻达,又困惑、压抑的笔致,和一位年幼的叙述者的口吻正相吻合,也与叙述环境相一致,这 一切使作品更具有强烈的感染效果。
3、短篇小说《小城三月》(1948年)
《小城三月》是萧红的短篇代表作,由香港海洋书屋1948年1月初版。小说通过年幼的女孩"我"的视角和口吻,叙述了翠姨和堂哥哥的凄美动人的爱情悲剧,抨击了旧时代的封建婚姻制度,塑造了一个性格内向、多情、温柔而又命苦的乡村少女――翠姨的形象,古老而又普遍的题材被萧红用散文诗的笔法写出来,抒发了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惆怅情怀。
(三)、艺术特点:
萧红的艺术风格变化丰富,多彩多姿,前期明丽刚健、后期沉郁隽永。其小说创作突破了传统的写作手法,将小说散文化、抒情诗化、绘画化,淡化了故事情节,而以感情的起伏脉络为主线贯穿事件的片断或生活场景,从而形成一种自然流动的小说结构;此外,她还善于捕捉生活的场景、瞬间,以缀锦、连珠的手法结构全篇;创作风格明丽凄婉,又内含英武之气,其忧郁具有女性的纯净美。 二、萧 军(1907-1988)
(一)、生平及创作
萧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与萧红齐名,两人既是爱侣,又是战友,合称二萧。萧军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作家,这不是因为他的作品,也不仅仅因为他与萧红的爱情故事,更在于他的性格。萧军是典型的关东大汉,为人粗犷豪放,具有"侠客"的精神。再加上青年时当过士兵、下级军官,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具有刚猛的反抗精神,嫉恶如仇,为人仗义,个性倔强。读萧军的作品,扑面而来的是粗犷、强悍的气息,他把东北山野的强悍气息带进了文坛之中。
萧军的代表作是《八月的乡村》,此外还有短篇集《江上》《羊》等,以后又用近二十年之力,写出了宏大的《过去的年代》,(1936年以《第三代》为名出版了1、2部,1955年之后以《过去的年代》为名出版全书),共8部84万言,小说史实般地将东北人民自辛亥革命以来的生活和对压迫者的反抗深广地展现开来,对东北特异的"胡子"性格做了精心的描绘,对东北的民魂作了历史深广度的开掘,众多分属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气势恢弘的场面,显示了作者驾驭大型题材的能力。
|
青年时期的萧军
|
《过去的年代》以其题材的独特、浓厚的地方色彩、生活画面的广阔以及人物刻画的历史深度,为现当代文学发展做出了贡献,在艺术成就上高于《
八月的乡村》,但是因为全书出版时时代早已经变化,文学风气的变迁,造成了时代的隔膜,因而人们没能充分估量其艺术价值,遭到了冷遇。
(二)、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1935年)
1、地位及影响
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是这一时期萧军的代表作,也是他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作品。由上海奴隶社1935年8月初版,署名田军,鲁迅为之写序。小说叙述了一支抗日游击队在血腥中艰难成长的历程,表现了东北人民誓死保卫家园的坚定决心。小说与萧红的《生死场》一起,被鲁迅先生编入了奴隶丛书之中。在小说中"作者的心血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难的人民,以致失去的茂草、高粱、蝈蝈、蚊子,搅成一团,鲜红的在读者眼前展开,显示着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和活路"。作品也分明留着前苏联作家绥拉菲摩维支的《铁流》的影响。
2、作品分析
《八月的乡村》从正面描写了一支抗日游击队伍的成长,刻画了陈柱司令、铁鹰队长、知识分子萧明、游击队员李三弟、崔长胜等新的农民形象,将陈柱司令的刚毅沉着,铁鹰队长的英武,萧明的明白事理、富有感情,以及在战斗任务和个人恋爱之间的忧郁徘徊、丧魂落魄都刻画得极为鲜明,有声有色。
《八月的乡村》是东北作家群以其特异的风貌出现在上海文坛宣言式的作品,来自关外大地的血泪交迸的怒吼和呐喊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目。文章的构思带有一点知识分子改造的意味,使人感受到,每一个走向斗争行列的人,都在不断地摆脱困惑,超越自我,这不仅存在于萧明身上,也存在于李七嫂、唐老疙瘩、铁鹰队长等人的身上。从而较深地挖掘了民族灵魂大冶炼的过程。小说不仅展现出由痛苦的呻吟到抗争的呐喊的民族意识的觉醒,而且也开创了现代长篇军事题材小说的某种范式,从而使萧军赢得了抗战作家的声誉。
3、艺术特点:
①风格激昂写实,尖锐、雄浑、遒劲,壮美,质朴刚健,粗犷有力,充满了英雄主义的音调。 ②少修饰、结构是短篇连缀式的,更接近生活的原型,但略嫌粗糙和松散。作者自称为是一个还嫌太楞的青杏。
三、端木蕻良(1912-1996)
青年时期的端木蕻良
|
(一)、创作概况
端木蕻良是典型地表现出大地深情的流亡者文人,东北作家群的重要一员。其成名作是短篇小说《鴜鹭湖的忧郁》,此外还有《浑河的急流》、《遥远的风砂》、《雪夜》,以及长篇小说《大地的海》、《科尔沁旗草原》等。
《科尔沁旗草原》是端木蕻良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小说以史诗一样的笔墨,通过关东首户丁家四代人200年的兴衰史,表现了东北近200年的历史文化的变迁,形象地展示了"九.一八"前东北的社会经济半殖民地化的全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纠缠着的满汉异族,汉人地主与农民、日本侵略者的种种矛盾。以丁家的兴衰,象征了东北的兴亡,在此意义上说,《科尔沁旗草原》揭示了东北的悲剧。 |
(二)、艺术特点 从决定社会文化意识的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的载体--土地入手,解剖"九一八"前后东北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状况,形象地展示出东北的悲剧,这不仅仅是《科尔沁旗草原》的特点,也是端木蕻良小说创作的普遍特征;此外,其小说富于史诗性、具有英雄主义情绪、善于营造意象和气氛;在语言上注重方言的运用,叙述带有跳跃性,在小说体式上有新的创造;风格雄厚、粗犷,又着意于细致的刻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