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 现代部分 >> 第二个十年小说 [回首页][当代部分]
第十二章 30年代小说的长足发展

第十三章 茅盾与现代长篇小说

    第一节 30年代小说创作概述
    第二节 左翼新人小说
    第三节 丁玲的早期小说
    第四节 东北作家群的崛起
    第五节 坚实的现实主义作家群小说
    第六节 "京派"与"新感觉派"小说
    第一节 生平及文学成就
    第二节 《蚀》三部曲
    第三节 长篇小说《虹》
    第四节 长篇小说《子夜》
    第五节 中、短篇小说创作
    第六节 茅盾小说的艺术成就及其文学史意义
   

第十四章 巴金:永远的诗人和他的"三部曲"

第十五章 老舍与现代市民小说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
    第二节 创作分期及创作思想的形成
    第三节 《灭亡》等前期小说创作
    第四节 对封建大家庭的控诉与批判-长篇小说《家》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
    第二节 老舍与北京文化
    第三节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第四节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第五节 老舍小说的总体风格及其影响
   
第十六章 沈从文及其"湘西世界" 第十七章 李劼人与"大河小说"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
    第二节 独特的审美心理结构
    第三节 湘西系列小说
    第四节 中篇小说代表作《边城》
    第五节 长篇小说《长河》

    第一节 大河小说的探索者--李劼人
    第二节 李劼人的"大河三部曲"
    第三节 李劼人大河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长篇小说《虹》(1929年)

 

    写于1929年的《虹》是一部成功的长篇小说,是茅盾自1929年4月到6月在日本时所写的,全部过程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虹》是一个"狂乱的混合物",从它发表的第一天起,人们对它就抱着各种各样不同的看法。
    小说以女主人公梅行素(梅女士)的人生经历为线索,反映了从"五四"到"五卅"运动期间中国最初觉醒的一代女性的人的意识的觉醒,和由人的意识转换为群的意识的心灵历程和历史进程。
    "虹"是一个象征主义的题目。茅盾在给郑振铎的信中说:"虹是一座桥,便是春之女神由此以出冥国,重到世间的那一座桥,又常见于傍晚,是黑夜前的幻美,然而易散,虹有迷人的魅力,然而本身是虚空的幻想。这些便是虹的命意。"茅盾以"虹"来象征小说女主人公梅女士的性格,具有两重含义:一是以梅女士的转变,象征着西方神话故事中的"春之神"从冥国(即黑暗中)重返世间那种光明夺目的力量,二是梅女士性格的"幻美"和矛盾性。按照作者的意思,梅女士即使走向革命,也仍然是"似是而非"的,要经过种种磨难,可惜的是这部长篇并没有写完。
    《虹》以女主人公梅行素在"成都-泸州-上海"的三大段生活为描写背景,以时间、空间的转移为发展线索,通过时代女性梅行素在从"五四"到"五卅"的时代大波澜中所经历的种种挣扎、反抗,写出了中国知识青年从单纯反抗封建婚姻对个人的压迫到投身群众斗争行列的曲折历程。
    梅行素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守旧的中医家庭,是成都一所女子中学的学生,在五四个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产生了追求自由的思想。她爱着青梅竹马的姨表兄韦玉,但是父亲却把她许给了作商人的姑表兄柳遇春。她想和韦玉离家私奔,但是韦玉性格懦弱,家里穷,还患有肺病,比较自卑,所以准备顺从家长为他另择的婚配。梅女士失望之下,就抱着冒险的心情嫁给了柳遇春,她终于抓着了柳遇春暗中嫖赌的把柄,搬回父亲家中,但是柳遇春却尾随而来,向她忏悔,还每天买回许多带"新""潮"字样的书刊,投其所好,惶惑徘徊之下梅女士又回到了柳家,但是却实在难以忍受那种平淡、寂寞和庸俗的生活。这时的韦玉因为肺病恶化而危在旦夕,柳遇春又居心不正地阻碍了她和韦玉的最后会面,心理饥渴和人事变动的双重作用,终于使梅女士象娜拉那样离家出走,到了以新思潮相标榜的泸州师范学校执教。在学校里,梅女士发现那些校长、教员只不过是借新思潮的幌子,去毫无顾忌地追逐女性,对其勾心斗角、肉欲横流的鄙俗状态十分看不惯,因此遭到了他人的排斥。不久,她被泸州有权有势,也标榜追求新思想的惠师长看中,把她邀去当家庭教师,给他的三妻四妾们启蒙上课。梅女士看透了惠师长的不良居心之后,从这个军阀家中逃出,乘船穿越三峡,顺江而下来到上海。在当时思想文化中心地的上海,梅女士结识了共产党人梁刚夫,从而找到了人生的答案:那就是抛弃个人主义的孤军奋战,将个人汇入社会解放的洪流中去, "准备把身体交给第三个恋人-主义"。小说的结尾,是梅行素参加了五卅运动。
    《虹》的叙事紧紧围绕主人公梅行素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在一个十分具体的视角中再现了从"五四"至"五卅"这一历史过程中知识界及整个社会的思想状况。对人物进行的心理描写细腻而生动;对人物活动背景的描绘也极其开阔而真实,同时也展示出了茅盾善于刻画女性和驾驭长篇小说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