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 现代部分 >> 第二个十年小说 [回首页][当代部分]
第十二章 30年代小说的长足发展

第十三章 茅盾与现代长篇小说

    第一节 30年代小说创作概述
    第二节 左翼新人小说
    第三节 丁玲的早期小说
    第四节 东北作家群的崛起
    第五节 坚实的现实主义作家群小说
    第六节 "京派"与"新感觉派"小说
    第一节 生平及文学成就
    第二节 《蚀》三部曲
    第三节 长篇小说《虹》
    第四节 长篇小说《子夜》
    第五节 中、短篇小说创作
    第六节 茅盾小说的艺术成就及其文学史意义
   

第十四章 巴金:永远的诗人和他的"三部曲"

第十五章 老舍与现代市民小说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
    第二节 创作分期及创作思想的形成
    第三节 《灭亡》等前期小说创作
    第四节 对封建大家庭的控诉与批判-长篇小说《家》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
    第二节 老舍与北京文化
    第三节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第四节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第五节 老舍小说的总体风格及其影响
   
第十六章 沈从文及其"湘西世界" 第十七章 李劼人与"大河小说"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
    第二节 独特的审美心理结构
    第三节 湘西系列小说
    第四节 中篇小说代表作《边城》
    第五节 长篇小说《长河》

    第一节 大河小说的探索者--李劼人
    第二节 李劼人的"大河三部曲"
    第三节 李劼人大河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大河小说的探索者----李劼人
 


李劼人(1891-1962)

    

一、"大河小说"(定义):

    作为一种文学体式,"大河小说"来源于法国,是近代法国小说的重要体式,其特征就是以多卷体连续小说的形式,表现时代历史的社会生活全貌。这一类的作品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等。李劼人的"大河三部曲",在结构上就有意识的借鉴了法国近代大河小说,在叙述方式上也常常体现出法国文学精于细节刻划的这种审美特征。

    

二、"大河小说"的创作缘起

    二十年代的李劼人主要是一个著名的法国文学翻译家,他作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的重要小说家出现于文坛,是三十年代中期的事。1925年,李劼人刚从法国回来,便产生了模仿法国大河文学来表现中国当代历史的念头,后来历经三年的努力,终于写成了连续性的近代史长篇小说《死水微澜》(1936)《暴风雨前》(1936)《大波》(1937)。这三部长篇以四川社会为背景,描写出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二十年间的人际悲欢、思潮演进和政治风云,描绘了从一开始的微波荡漾、到后来的大波澎湃、如长江之水连绵不绝,具有宏伟的构架和深广度,一向被人们称为"大河小说"。李劼人最初的设想是极其宏大的,而且很有价值,但是,由于战争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他的宏大计划只完成了三分之一。尽管如此,仅就其所完成的部分来说,无论从长篇小说的艺术结构来看、还是从小说所展示的丰富而广阔的社会历史空间来看,都堪称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杰作。在这三部长篇中,尤其以《死水微澜》最为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