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 现代部分 >> 第二个十年小说 [回首页][当代部分]
第十二章 30年代小说的长足发展

第十三章 茅盾与现代长篇小说

    第一节 30年代小说创作概述
    第二节 左翼新人小说
    第三节 丁玲的早期小说
    第四节 东北作家群的崛起
    第五节 坚实的现实主义作家群小说
    第六节 "京派"与"新感觉派"小说
    第一节 生平及文学成就
    第二节 《蚀》三部曲
    第三节 长篇小说《虹》
    第四节 长篇小说《子夜》
    第五节 中、短篇小说创作
    第六节 茅盾小说的艺术成就及其文学史意义
   

第十四章 巴金:永远的诗人和他的"三部曲"

第十五章 老舍与现代市民小说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
    第二节 创作分期及创作思想的形成
    第三节 《灭亡》等前期小说创作
    第四节 对封建大家庭的控诉与批判-长篇小说《家》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
    第二节 老舍与北京文化
    第三节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第四节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第五节 老舍小说的总体风格及其影响
   
第十六章 沈从文及其"湘西世界" 第十七章 李劼人与"大河小说"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
    第二节 独特的审美心理结构
    第三节 湘西系列小说
    第四节 中篇小说代表作《边城》
    第五节 长篇小说《长河》

    第一节 大河小说的探索者--李劼人
    第二节 李劼人的"大河三部曲"
    第三节 李劼人大河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生平及文学成就

 

    

一、生平

    

茅盾(1896-1981)



20-40年代的沈雁冰及其主编的《小说月报》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生于1896年,1981年逝世,享年86岁,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人。茅盾是他1927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幻灭》时所用的笔名。
    茅盾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父亲沈永锡是清末的秀才,思想比较开明,注重自然科学,希望儿子学实业,没想到茅盾却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父亲早逝,茅盾是在母亲的教育下成长的。茅盾的母亲陈爱珠是大家闺秀,通文理,有远见,对孩子们要求严格,茅盾称自己的母亲是他"第一个启蒙老师",非常敬佩。
    茅盾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因为家里穷中止了学业,同年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作编辑。1920年开始主持《小说月报》的"小说新潮栏",发表了一些重要文章,同年11月接编并且开始着手改革《小说月报》,1920年年底至1921年1月,和郑振铎、王统照、周作人等人一起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提出了"为人生"的文学主张、现实主义艺术精神以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新文学建设理论。

    

二、文学成就

    茅盾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新文学理论倡导、新文学创作批评、外国文学介绍和文学创作等各个方面。

    

(一)新文学理论建设

    在1927年茅盾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前,其主要的精力集中在新文学理论的建树和批评上。从"五四"时期提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到1925年之后向前推进,演变为革命现实主义,他都是核心人物之一,可以说,茅盾为我国现代文学中革命现实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所提出的"为人生"的文学观,对于文学研究会宗旨的形成也产生过重要影响。茅盾认为:文学的目的,不是高兴时的游戏与失意时的消遣,文学是为表现人生而作的。 "为人生"这一命题的反命题,不是后来出现的创造社的"为艺术",而是民国初年的通俗小说如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等"全然脱离人生的滥调的中国式的唯美的文学作品"。其真实含义,就是提倡作家对现实、民族和人类的真切关怀。
    茅盾认为中国传统小说有两大弊端:一是思想上"游戏的消遣的金钱主义",二是方法上的脱离现实。因此,茅盾在系统研究了西方现实主义(又称为写实主义)后,认为法国、俄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最值得中国作家效仿的,认为以托尔斯泰为代表的俄国现实主义,体现出了博大的人道主义的情怀,而法国现实主义(包括从19世纪的巴尔扎克到左拉的批判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却体现出了客观描写现实、追求真实再现的理性精神,这两点正是中国传统小说所缺乏的。这样,在具体的创作方法上,茅盾首先提倡的是自然主义(左拉),但是他却并不赞成其生物决定观念,而是推崇它的真实和细致。

    总而言之,茅盾从纯粹理性出发,把自然主义当作了矫正中国小说家积久毛病的药石,尽管新文学的发展没有按照茅盾的设想进行,但是在他自己后来的创作中,却明显地体现出了法国小说和左拉的影响。

    

(二)文学批评

    茅盾的文学批评几乎伴随着整个新文学的成长,是中国现代批评的开创者之一。1921年新文学走入了自觉成长阶段后,茅盾先后发表了评价新文学创作现状的名篇《春季创作漫评》和《评四、五、六月的创作》,用令人信服的统计数字,揭示出了新文学由于题材狭小、表现肤浅而存在的危机,呼吁应忠实地表现人生。这是最早对一个时期的创作潮流、倾向进行综合批评的文章,不仅对当时的创作起了直接指导作用,而且在现代文艺批评的建立上具有开拓的意义。

    作为一个文艺批评家,茅盾的实践活动总是和文艺运动紧密联系着的,他一方面批评封建文艺,如鸳鸯蝴蝶派、黑幕小说,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地培育新人。他在30年代写的一系列作家论,如《鲁迅论》、《冰心论》、《庐隐论》、《徐志摩论》等,是以对作家作品的准确把握和评价著称的,他的《读〈呐喊〉》、《读〈倪焕之〉》等作家论,对在小说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也作出了及时反应。茅盾是最早认识到鲁迅的意义并且给予了正确评价的批评家之一,在鲁迅作品刚刚问世,并且褒贬不一时,对现代文学中鲁迅的方向的确立,起过积极的作用;而他对另一些作家的评价,如对叶绍钧的"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的人生"的概括,对庐隐的"五四的产儿"的概括,对徐志摩的"中国的末代诗人"的概括等,也都成为了被大家所广泛接受的经典性评价。有人统计过,茅盾一生评介过的作家达到了300多人,再加上其通过编辑《小说月报》等期刊、副刊所起到的作为文艺运动组织者的巨大作用,都使得茅盾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继鲁迅之后具有最广泛影响的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

    

(三)翻译

    除了他的文学理论建设和文学批评外,茅盾还一直致力于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对欧洲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俄罗斯和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文学十分关注,1921年曾在《小说月报》上出过"俄国文学研究专号"和"被损害民族的文学号",从1920年到1921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据不完全统计,茅盾所翻译的作品就有80余篇,后来又出版了译文集《雪人》、《桃园》等,集中收入了12个民族19位作家的作品。

    

(四)创作

    茅盾最初是以革命家的身份登上社会舞台的,1921年他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批党员,参与了党的筹建工作,并积极地投身于共产党所领导的社会斗争之中,1925年他直接参加了五卅运动,1926年又参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曾任国民党中宣部秘书,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官等职,从1925到1927年,茅盾一直处在革命运动的漩涡中心,接触了大量的人和事,这一段丰富的政治生活,为他今后的小说创作提供了素材,同时也使他具备了一种社会科学家的气质。
    茅盾的文学创作始于1927年。国共分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现实使茅盾精神极度苦闷,足足有10个月,茅盾足不出户,开始了文学创作,到1928年6月,完成了《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从1928年到1930年4月,由于受到了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压迫,茅盾不得已抛妻弃子离开中国,客居日本,在这期间完成了著名的长篇小说《虹》,以及《野蔷薇》等短篇小说和《从牯岭到东京》、《读<倪焕之>》等重要论文。1930年茅盾回国,1933年他出版了长篇小说《子夜》,获得了轰动。从1937年抗战爆发到40年代,茅盾又连续创作了《第一阶段的故事》、《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等一系列长篇和剧本《清明前后》。尽管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并非是茅盾完全自愿的选择,但是由于他所具有的特殊的文学素质,所以仍然在这方面获得了较高的成就。
    除了长篇小说之外,茅盾的短篇小说和散文也很出色,如著名的短篇"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散文名篇《白杨礼赞》、《风景谈》、《从牯岭到东京》等。
    总的来看,茅盾在他长期的漫长的文学生活中,曾多次形成创作的高峰。以他为首所构成的30年代之后的革命文学传统,和从五四发源的鲁迅传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这区别,正代表了茅盾的独创才能,和他之所以更能代表正宗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