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 现代部分 >> 第二个十年小说 [回首页][当代部分]
第十二章 30年代小说的长足发展

第十三章 茅盾与现代长篇小说

    第一节 30年代小说创作概述
    第二节 左翼新人小说
    第三节 丁玲的早期小说
    第四节 东北作家群的崛起
    第五节 坚实的现实主义作家群小说
    第六节 "京派"与"新感觉派"小说
    第一节 生平及文学成就
    第二节 《蚀》三部曲
    第三节 长篇小说《虹》
    第四节 长篇小说《子夜》
    第五节 中、短篇小说创作
    第六节 茅盾小说的艺术成就及其文学史意义
   

第十四章 巴金:永远的诗人和他的"三部曲"

第十五章 老舍与现代市民小说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
    第二节 创作分期及创作思想的形成
    第三节 《灭亡》等前期小说创作
    第四节 对封建大家庭的控诉与批判-长篇小说《家》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
    第二节 老舍与北京文化
    第三节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第四节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第五节 老舍小说的总体风格及其影响
   
第十六章 沈从文及其"湘西世界" 第十七章 李劼人与"大河小说"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
    第二节 独特的审美心理结构
    第三节 湘西系列小说
    第四节 中篇小说代表作《边城》
    第五节 长篇小说《长河》

    第一节 大河小说的探索者--李劼人
    第二节 李劼人的"大河三部曲"
    第三节 李劼人大河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六节 "京派"与"新感觉派"小说

 

    30年代的文学格局,是乡土与都市两种文化背景的对峙,而这种对峙体现在文学中,就形成了京派和海派两种文学团体。京派和海派,在30年代分别活跃在京津和上海它们介于左翼和国民党文化之间,持有自己独特的主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有着极大的影响。
    京派和海派的对峙和冲突,是30年代中国社会的重要主题。1934年1月10日,沈从文在《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表了《论海派》一文,无意间引发了一场"京派"和"海派"的论争,这场论争看似偶然,却蕴含着20世纪中国文学的诸多基本母题:如传统与现代、东方和西方、乡土与都市、沿海与内陆等等,从而折射出了古老的农业中国,在向现代文明转换过程中的丰富景观。

    一、"京派"小说

    (一)京 派(定义):

    京派指的是20年代末到30年代居留或求学于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城市,坚守自由主义立场的作家群体,他们追求文学(学术)的自由与独立,既反对从属于政治,也反对文学的商业化,是一群维护文学的理想主义者,其基本成员是大学教师和大学生,以《大公报》文艺副刊、《文学杂志》、《水星》为主要阵地,以沈从文、废名、朱光潜、凌叔华、萧乾、李健吾、芦焚、林徽因、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林庚等一批学者型的文人,即非职业化作家为代表,其中最重要的作家就是沈从文。

    (二)京派文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京派文化是乡土文化的典型象征,具有双重的文化和美学特征:一方面对现代性既追求,又怀疑,从而导致对现代性的焦虑;另一方面,是在现代性的强大冲击下,对本土的传统美感日渐消失而感受到了一种挽歌情怀。

    (三)文学观念

    京派小说家们的文学观念和主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坚持自由主义,反对政治和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干预和制约;其次,追求纯正的文学趣味,对抗文学的商品化。
    在30年代的政治历史语境中,京派作家无疑是处在边缘的,因为左翼要求文学为政治服务,海派主张文学商品化,而他们的主张与时代格格不入,但是他们所追求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理想,他们对人的尊严、对和谐生命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固守,都具有某种永久的启示意义。

    (四)艺术特征

    京派小说家创作的共同特点是:多带有乡土气息,具有来自乡野的质朴的美和凝重古久的风格,并由于对本土经验的眷恋和回归的渴望,其文体都具有一种抒情性。如废名的《桥》、沈从文的《边城》、芦焚的《果园城记》等。

    (五)京派代表作家

    京派作家之中以小说著称的,有沈从文废名、萧乾、芦焚、林徽因等,他们的作品除了具有京派的共同特质以外,每个人又都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风格,关于废名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关于沈从文我们以后将列为专章讲述,下面介绍一下其他作家。

    1、萧 乾(1910-1999)


青年时代及晚年时代的萧乾

    ①、创作概况

    萧乾生于北京东直门里城墙根一带的贫民区里,是蒙古族的后裔,父母先后早逝,沦为孤儿,自幼饱经人生炎凉,这些经历,日后成为他全部小说创作的诱因。在创作上,受到过杨振声、沈从文、林徽因等人的指导。著有短篇集《篱下集》、《栗子》、《落日》,还有长篇小说《梦之谷》等。

    ②创作分析

    萧乾的小说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从"儿童视角"出发,展现成人的世界,抒发人间的世态炎凉、冷热和不平等的遭遇。这类作品有《篱下》、《矮檐》等,小说中都有坚忍的妈妈形象(寡妇或者弃妇),包含着作者对自己母亲的回忆。
    第二类是宗教题材小说,把锋芒直接指向了教会的伪善和冷酷,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基督教在中国当时社会条件下与殖民主义相似的历史作用。这一类作品有《皈依》、《鹏程》、《昙》等。
    第三类是爱情小说,代表作就是著名的长篇小说《梦之谷》(1938年)。《梦之谷》是一部自传体成长小说,依据的是作者自己的一次流浪和爱情经历,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写的是一个18岁的北京青年一个人流浪到岭东,在一家中学教国语,深受语言隔阂之苦。在一次偶然的机缘中,他认识了一个美丽的姑娘"盈",她也能说一口纯正的国语,但是却有着不幸的遭际,两个人同病相连,于是产生了爱情,在"梦之谷"中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日子,但是姑娘后来却被一个恶霸劣绅霸占,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恋情就以悲剧而告终。这个小说取材于萧乾的自身经历,具有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是失落者所倾诉的美丽的挽歌。但小说出版时已经是1938年,在那种战争的环境中,"梦之谷"超尘脱俗的品质与时代背景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并没有在文坛引起太大的反响。

    2、芦 焚 (1910-1988)

    ① 创作概况

    芦焚也就是师陀,师陀是他1946年之后使用的笔名。30年代的芦焚虽然没有后来成熟,但是却已经显示出强劲的创作势头,著有短篇小说集《谷》、《里门拾记》、《落日光》、《野鸟集》等。其中的短篇小说集《谷》与曹禺的《日出》,何其芳的《画梦录》一起,获得了《大公报》文艺奖金。芦焚具有悲哀的抒情气质,善于描写场景,其小说深切地表现了北方农村的衰败。抗战前芦焚去了上海,后来陷入孤岛而长期蛰居。



芦焚(师陀)

    ② 艺术特点

    芦焚象沈从文一样,也自称为乡下人、土人,但是两个人的风格却有着很大的区别,比之沈从文,芦焚笔下的乡土世界少了几分想象,多了几分真实,远离了田园牧歌的拟想,代替的是中原农村的衰败与荒凉,是活脱脱的现实世界,他不是从人性中升华出神性,而是在崩溃着的内地乡村风习中散发出类似李贺诗篇的阴沉的鬼气。

    3、林徽因(1904―1955)

    ①作家简介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音乐的"音",是京派中的文学沙龙女主人,一代才女。她曾经留学英美,兼通中西文学,又熟悉绘画、戏剧、和雕刻,是一位著名的建筑师。林徽音的才气、容貌、诗名,令许多文人倾倒。她秀丽聪颖、性格热情,有着非同凡响的审美气质,当时她和梁思成的家,是京派文人聚会的场所。由于是名门闺秀,优越的地位和优裕的生活条件,使她有条件把文学真正作为独立而自由的人生与艺术理想,从而是天然的"为艺术而艺术派"。

    ② 创作分析

    林徽因小说的代表作品是《九十九度中》。这部作品被京派的批评家李健吾看作是最富有现代性的实验性作品,写的是一个酷暑天北京胡同里的形形色色的人生,林徽因更有性别特征的作品还是描绘大家闺秀心态和体验的小说,如《钟绿》、《文珍》、《绣绣》等篇,这些是她更本色的作品,寄托着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从命运不好的人们身上反转到自身,而感悟到年华易逝,美的短暂,渗透了小说家自己的切身体验和感悟。但是沙龙的格局最终也划定了林徽因的小说世界,造成了其作品的局限。

    京派其他的作家还有杨振声、李健吾等人。

    二、"新感觉派"

    30年代,大上海都市文化的畸形发展,催生了海派三大作家群体,一是以批判都市文明为主要任务的左翼作家群,二是顺应广大市民趣味的通俗作家群,第三就是新感觉派小说家。
    30年代在上海都市读者群中风靡一时的新感觉派,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它的登场,清楚地表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引入,已经越过了初期,进而问鼎于独立的地位,对于海派自身来说,也最终冲出了旧小说、旧文学的藩篱,让市民文学越过了通俗文学的界限,攀上了某种先锋文学的位置。

    (一)、"新感觉派"的定义及形成过程

    新感觉派是一个小说流派,发端于20年代末,形成于30年代前半期,是海派的第二代。以《现代》杂志为主要阵地,代表作家是刘呐鸥、穆时英、施蜇存,其作品多表现半殖民地中国现代都市的畸形和病态生活,刻意描写主观感觉和印象,着重人物的心理分析和潜意识、隐意识的开掘,人物多具有"二重人格",一部分作品具有心理分析小说的特色,并流露出颓废悲观情绪。因主要受日本新感觉主义的影响,所以被称为是中国的新感觉派。
    日本新感觉派,是1924年左右兴起,1927年就基本消散了的文学流派。1924年,日本作家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片冈铁兵等创办了同人杂志《文艺时代》,开始了新感觉派运动。他们强调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人们应该以新的感觉方式来体验、认识和表现世界,尤其是以视觉、听觉作为认识现代世界的出发点,特别注重传达瞬间的感觉体验,潜意识和内心的世界。这些都可以在中国30年代的新感觉派身上找到影子。

    1928年9月刘呐鸥创办《无轨列车》半月刊,这是新感觉派小说的萌芽;1932年5月,由施蛰存主编的大型文学期刊《现代》创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作为一个小说流派已经形成,并开始走向成熟;1935年初施蛰存因故辞去《现代》编辑一职,标志着这一流派的解体。

    (二)、新感觉派小说出现的意义

    新感觉派作家出没于喧嚣骚动的十里洋场中,尽情的享受了现代都市物质和商业文明,同时又受到了西方现代艺术特别是电影的熏陶,所以具有鲜明的文学先锋意识,其小说最突出的意义在于它是真正观照现代大都市的文学。新感觉派作家是直接由上海洋场社会塑造出来的作家,对都市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所以,他们的作品,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具有真正的大都市的气息。他们最瞩目的成绩在于,不仅注重对都市外在景观的炫奇式的描绘,而且也注重对都市的感受和体验的描写,并且将这种外在景观和内在体验同时落实到了小说的形式层面上,获得了把体验到的内在的都市内容和外在的文本形式相对应的诗学途径。

    (三)、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特点

    1、擅长捕捉都市化意象

    "都市"是新感觉派作家小说中的真正主角,其具体化意象有:流线型的汽车、服装、广告、咖啡厅、摩天大楼、霓虹灯、电影院等,而最核心的意象就是"舞厅"。新感觉派的名篇如《夜总会里的五个人》、《黑牡丹》、《上海的狐步舞》中都有舞厅的场景,其中暗含着的内在景观就是充满了商业化和娱乐气息的消费文化,还有中产阶级和市民阶层的生活习惯、节奏、态度和情趣。

    2、在小说形式层面整合了现代都市的体验和感性。

    新感觉派真正的价值在于提供了对都市的丰富的感性直观体验。在小说中他们充分调动了各种现代技巧来传达都市的感性,动用自己五官感觉的复合体验、学习和借鉴电影蒙太奇的技巧,打乱叙事时间和结构,在形式上活用印刷字体来冲击读者的视觉感受,省略标点符号等。这些形式上的变革,激活了文学的感性和小说的想象力,传达出了现代都市所展示的人类心理体验和感性存在的新视野,有着很大的进步意义,其局限在于有些过分地沉溺于都市的感官刺激、过分地震惊于光怪陆离的意象世界的体验,缺乏自反式的观照,从而显示出了一种文化贫血症。

    3、侧重于挖掘心理、潜意识、瞬间体验和感觉世界,不以复杂离奇的故事性情节取胜

    舞厅的视角是新感觉派小说核心的视角,小说的叙事者追寻的往往是舞厅中的主人公的眼睛,而不是故事本身,因为舞场上的男女大都是逢场作戏,刘呐鸥《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中的女主人公就坦然承认,她从来也没有和一个男人在一起待过三个小时以上,以这种主人公的眼睛为追寻对象,显然很难生成有头有尾的完整故事。

    (四)、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

    新感觉派作家的创作虽然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但是却又各自有其独特的个性。其中,真正沉溺于都市题材的小说家是刘呐鸥和穆时英。

    1、刘纳鸥(1905-1940)

    ① 作家简介及创作概况

    刘呐鸥原名刘灿波,台湾台南人,他是介绍日本新感觉派的第一个人,也是最早认识到上海的都市现代性的作家,先驱性的人物。1928年,他翻译了片冈铁兵等人的小说合集《色情文化》,同一年又在《无轨列车》发表了意识流小说,并于1930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这也是他唯一的小说集,由8篇小说组成,是较早运用感觉主义写出的作品,如书名所示,这些小说是描写上海这个大都市的现代"风景"的,它们采用与现代都市生活快速节奏相适应的蒙太奇手法和意识流手法,着重暴露了资产阶级男女放纵、刺激的色情生活,写出了大都市的病态和糜烂。另外,在其短篇《残留》和《风景》中,还表现出了都市生活给人造成的极度压抑,现代机械的压力竟然迫使人们逃离了城市。

    ② 艺术特点

    刘呐鸥的小说创作将叙述者的感觉上升到了最显著的层面,注重意识的跳跃和流动,这种小说文体让人耳目一新。有人评论刘呐鸥,说他"是一位敏感的都市人,操着他的特殊的手腕,把这电影、飞机、摩天楼、色情狂、长型汽车的高速度大量生产的现代生活,下着锐利的解剖刀",这大体上反映了他的小说面貌。
    刘呐鸥小说出现的意义:他的小说告诉人们现代都市要用现代的情绪来感受,要对现代都市人的生存处境细细地体验,而不是单单地猎取一点病态心理,并夸张地加以表现。
    在这里,刘呐鸥所感觉到的上海,是五光十色的、又是混沌不清的,是充满活力的,又是冷漠、孤独、荒凉无边的,更接近现代物质文明下的都市本体。其局限在于:与中国现实结合不不够,洋味太浓,在暴露都市的病态和糜烂时,不无欣赏地流露出病态的情调。

    2、穆时英(1912-1940年)

    ① 作家简介及创作概况

    穆时英,浙江慈溪人,人称"新感觉派的圣手"、"鬼才"等等,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式洋场小说家。从他的新感觉小说开始,都市在现代文学史上成为了独立的审美对象,供人欣赏,并同时进行一定的文化思索。
    穆时英在1929年开始小说创作,初期的作品收在《南北集》中,反映流浪汉的生活状态,手法基本属于写实。从1932年起,穆时英完全显示出了他的现代派品格。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主要有《公墓》、《上海的狐步舞》、《黑牡丹》、《白金的女体塑像》、《圣处女的感情》等。

    ② 创作分析

    穆时英醉心于描写都市的爱情生活,表现爱情与死亡的主题。刊登在《现代》创刊号上的《公墓》以流畅、细腻的散文笔调抒写了一个凄凉感伤的爱情故事,具有浓郁的抒情气息。全文缱倦缠绵,把爱情和坟墓(死亡)联结为一体,表现了作者对爱情的现代主义的理解。
    穆时英写得较多的是"十里洋场"上海畸形的"风景",这里充满着"战栗和肉的沉醉"。
    《夜总会里的五个人》把五个人物聚集到周末的夜总会,展示了他们的不同命运,或破产,或青春流逝或情场失意,或失业,或生活无目的,来夜总会进行最后的发泄。《上海的狐步舞》则进一步揭露了上海这个半殖民地都市的本质,小说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都是:"上海,造在地狱上面的天堂"。小说没有连贯的情节,而以感觉主义、印象主义和意识流的方法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都市风景:黑社会的暗杀、后母和儿子的乱伦、富豪的嫖娼、工人的惨死、舞厅里男女的调情……展示了都市的没落疯狂的状态。
    在描写人物的疯狂、半疯狂的精神状态时,作者往往还能写出人物内心深处的悲哀,这个特点就是他所说的"在悲哀的脸上戴了快乐的面具",如《黑牡丹》里那个外号叫黑牡丹的舞女,为了逃避遭奸淫的恶运而跳车逃跑,得到了别墅主人圣五的搭救,为了能够得到心灵的休憩,她却始终不敢公开自己的舞女身份,而谎称自己是"黑牡丹妖",提心吊胆地活着。

    ③艺术特点:

    穆时英的小说,可以说是现代的"有意味的形式",沈从文说他"所长在创新句、新腔、新境,短处在做作",所谓的"穆时英笔调"、"穆时英作风"在当时风靡上海滩,非常具有传奇色彩。
    穆时英的小说不但具有潜在的哀婉抒情气息,又随时能够做激烈的动作描写,讲究节奏、快速组接,特别富于刺激,因此有人说他是技巧派。
    穆时英的小说在总体上呈批判性,如《上海的狐步舞》,全篇表达的就是"上海,造在地狱上的天堂"的旨意。但是对于一个个的局部,如舞厅、夜总会、饭店等,又呈现出迷醉的状态。
    刘呐鸥和穆时英,虽然是二、三十年代红极一时的新感觉派作家,但是从个人品性来看,却是利欲熏心的无聊文人,因为长期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所以其小说虽然客观上有揭示社会黑暗的意义,却往往没有正常的道德评价和善恶的判断,充满着对感官刺激和肉欲享受的欣赏和玩味,以及对自我暴露和自我本能发泄的满足。这样的一种贪图个人享乐、漠视社会苦难的心态,不可避免地使他们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卖身投靠,成为了汉奸,1939年,在沦陷区的上海,两人一起担任了汉奸政府创办的《中华日报》的编辑,并先后出任《文汇报》社长等职,但是投靠汪伪政权不久,就于1940年先后被国民党特工人员杀害。

    3、施蛰存(1905-2004 )

    施蛰存是新感觉派小说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也是其中比较特异的人物。与新感觉派的其他人相比,施蛰存的小说创作题材更加广泛、多样。

    ① 创作概况及作品分析

    施蛰存的第一个短篇集是《上元灯》,其中大部分小说都是用怀旧情绪来表达少男少女初恋的诗意和小市民生活,出版后获得了好评。1932年主编《现代》杂志后,开始同穆时英的新感觉派部分地合流。
    施蛰存的代表作是《梅雨之夕》、《春阳》、《善女人的品行》、《将军底头》等。他更擅长描写现代人在都市中的孤独感和疏离感,特别注重挖掘都市市民的深层心理世界。这种倾向最终发展为他的心理分析小说的创作。《梅雨之夕》和《春阳》都揭示了都市男女隐秘而曲折的内心流程,写他们卑微的渴望的萌动和这种渴望的无声无息的破灭,力图展现现代都市男女特有的情爱方式。



青年时代及晚年时代的施蛰存

    《梅雨之夕》是一部典型的心理分析小说,文章的题目"梅雨之夕"暗示的是男主人公情感的现实处境,他在雨中遇到的少女是其情感上梦寐以求的伴侣,而雨中发生的所有的一切都绝对不可以诉诸于理性,所以他一回到家,梦立刻就醒了过来。男主人公向妻子撒了一个谎,于是,自然的真实的情感和性意识又重新被压抑了起来。这种情感的来或去,都不是刻意的,事先没有丝毫的征兆,潜在的意识和力量支配了所有的一切,同时又毁灭了一切。
    《春阳》中的婵阿姨年轻时为了钱同丈夫的牌位拜堂,牺牲了自己的青春,但是对情欲的渴望却仍然留在心底。作品从她某天来到上海银行取钱写起,通过她在春天暖阳的照耀下萌发的对一个年轻银行职员的爱欲冲动,表现了人性无法压抑的思想,对封建道德摧残人性,对资本主义金钱关系异化人性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揭露,小说采用的也是精神分析的方法。
    《将军底头》和《石秀》等小说,用心理分析的手法重新演绎了古代题材。
    《将军底头》重点展现的是唐代将军花惊定处在情欲和种族的矛盾冲突中不断挣扎的痛苦,带有一定的神怪和魔幻色彩;《石秀》揭示的则是友谊和色欲的冲突。《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石秀,在施蛰存的笔下成了一个色情狂和性变态者,在友谊与色欲中煎熬的悲剧人物。

    ②施蛰存小说的艺术特点:

    通过潜意识探索人性,是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的核心追求。与刘呐鸥和穆时英比,施蛰存的小说有着同样鲜明的现代艺术,但是叙事的技巧相对传统些,将传统和现代有机地接合了起来。节奏比较平缓,故事性较强,有一种怀旧的气息和古典的诗情。这和他小说的都市图景后面的乡土背景有关。施蛰存虽然住在上海,但是在松江还有故居,这是他的文学后院,从而缓解了都市的忧虑感和孤独感。

    施蛰存是最早认识到现代派是需要有中国特色的一个作家,并且付诸了实践,他自己评价自己给中国小说带来的影响时说"把心理分析、意识流、蒙太奇等各种新兴的创作方法,纳入了现实主义的轨道"是比较公允的说法。

    [思考题]

    (1)简评《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形象的矛盾性与时代色彩。
    (2)比较分析沙汀与张天翼的讽刺艺术。
    (3)评萧红《呼兰河传》的文化内涵与文体特色。
    (4)为什么说30年代上海风行的"新感觉派"是现代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流派?
    (5)比较评析沈从文、芦焚与废名各自笔下的乡土田园艺术世界。
    (6)略评李劼人《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的形象。

    [必读作品与文献]

    叶圣陶:《倪焕之》
    萧 红:《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萧 军:《八月的乡村》
    丁 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柔 石:《为奴隶的母亲》
     沙 汀:《代理县长》
    艾 芜:《山峡中》
    吴组缃:《一千八百担》
    李劼人:《死水微澜》
    萧 乾:《梦之谷》
    林徽因:《九十九度中》
    施蛰存:《春阳》《梅雨之夕》

    [评论必读]

    茅 盾:《女作家丁玲》
    杨 义:《中国现代小说史》
    王晓明:《沙汀艾芜的小说世界》
    赵 园:《论小说十家》
    孟 实:《〈谷〉和〈落日光〉》
    郭沫若:《中国左拉之待望》
    许子东:《重读〈日出〉、〈啼笑因缘〉和〈第一炉香〉》
    秦林芳:《萧红创作的文体特色》
    吴福辉:《带着枷锁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