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 现代部分 >> 第二个十年小说 [回首页][当代部分]
第十二章 30年代小说的长足发展

第十三章 茅盾与现代长篇小说

    第一节 30年代小说创作概述
    第二节 左翼新人小说
    第三节 丁玲的早期小说
    第四节 东北作家群的崛起
    第五节 坚实的现实主义作家群小说
    第六节 "京派"与"新感觉派"小说
    第一节 生平及文学成就
    第二节 《蚀》三部曲
    第三节 长篇小说《虹》
    第四节 长篇小说《子夜》
    第五节 中、短篇小说创作
    第六节 茅盾小说的艺术成就及其文学史意义
   

第十四章 巴金:永远的诗人和他的"三部曲"

第十五章 老舍与现代市民小说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
    第二节 创作分期及创作思想的形成
    第三节 《灭亡》等前期小说创作
    第四节 对封建大家庭的控诉与批判-长篇小说《家》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
    第二节 老舍与北京文化
    第三节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第四节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第五节 老舍小说的总体风格及其影响
   
第十六章 沈从文及其"湘西世界" 第十七章 李劼人与"大河小说"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
    第二节 独特的审美心理结构
    第三节 湘西系列小说
    第四节 中篇小说代表作《边城》
    第五节 长篇小说《长河》

    第一节 大河小说的探索者--李劼人
    第二节 李劼人的"大河三部曲"
    第三节 李劼人大河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二节 李劼人的"大河三部曲"
 

    

一、"长篇小说 《死水微澜》(1936年)

    

(一) 思想主题

    长篇小说《死水微澜》由昆明中华书局1936年7月初版。这部小说有着突出的生活和艺术魅力,写的是在甲午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1995年)期间,在成都北郊一个小乡镇――天回镇上,袍哥与教民两股力量的消长,表现了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后,一潭死水似的现实如何掀起了微波,突现了封建主义与殖民主义两者对于中国社会的钳制。作品里面不仅提到了康有为、梁启超的倡导新学、主张变法,同时也提到了义和拳,但是这种政治历史的背景在作品中是淡远的,小说所集中描写的是成都郊外天回镇的乡风民俗,揭示的是人物的性格心理和悲欢离合。

    

(二) 故事情节

    杂货铺的掌柜蔡兴顺,为人木讷老实,人称傻子,却娶了一个人才出众的姑娘邓幺姑,人们称她为蔡大嫂,引得不少市井之徒垂涎三尺。蔡兴顺有一个作袍哥的表哥,名叫罗德生,外号罗歪嘴,是镇上袍哥大爷的大管事(袍哥,又称哥老会,是一个良莠混杂的会党,有大批破产游民参加这一组织),为人最是强悍豪爽,贪吃贪嫖,沟通官府,包揽官司,虽然是流氓行径,却很讲究义气,因为有他的保护,蔡兴顺的杂货铺才能够立住门面。妓女刘三金,是罗歪嘴包下的女人。一次,一个乡绅顾天成带着重金到省城捐官,罗歪嘴受手下的怂恿,让刘三金摆下迷魂阵,施展美人计,先是骗光顾天成的一千多两银子,再用拳脚把他赶了出去。刘三金看出罗歪嘴并不爱她,就撮合罗歪嘴和蔡大嫂。蔡大嫂早就不满于丈夫的无能,再加上罗歪嘴的见多识广、慷慨仗义、很使蔡大嫂感到了男人的呵护和宠爱,另外,罗歪嘴对洋人洋教的仇视,对借势压人的洋教徒的教训,都代表了当时普遍的民族情绪,使得蔡大嫂对他十分崇拜。两个人情投意合,好得如醉如痴,蔡兴顺不仅不敢管,竟然还默许他们在家中寻欢作乐。乡绅顾天成趁罗歪嘴一伙带着蔡大嫂在成都看花灯的时候,带着刀客前去寻仇,没想到仇没有报了,反倒在骚乱中丢失了女儿,气病之后被洋药救了性命,从此改信洋教,并借机报仇。义和团失败后,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顾天成诬陷罗歪嘴参与了打毁教堂的案子,结果杂货店被查封,蔡兴顺被捕入狱,蔡大嫂重伤,罗歪嘴仓皇逃命,蔡大嫂为了搭救丈夫和情人,在顾天成答应产业交她执管的条件后,当上了顾三奶奶。

    

(三) 人物形象分析

    小说通过对邓么姑、蔡兴顺、袍哥罗歪嘴、顾天成几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的描绘,塑造了几个真实而奇特、性格复杂而虎虎有生气的人物形象,其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就是蔡大嫂(邓么姑)。

    蔡大嫂(邓幺姑)是普通农家出身的女儿,为了摆脱贫困命运嫁到乡镇,她富幻想、知风情、爱上了男子汉气十足的袍哥罗歪嘴,并且爱得泼辣大胆,显示出蔑视乡间礼教成规的生命活力。袍哥败于教会和官府的两面夹击,她为了救丈夫、情人,果断改嫁大粮户顾天成,表现出敢作敢为、不守成法,而又不甘心失去浮华世界的复杂人格心理。从蔡大嫂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的影子。蔡大嫂不惜牺牲良家妇女的名誉而疯狂地追求本能的享受,一方面是人物心灵中原来被压抑着的生命本能和桀傲不羁的个性的适时喷发,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清末中国社会道德的解体。蔡大嫂在倾家荡产之后,毅然接受顾天成的追求,到顾家作生人妻,一方面是为了救丈夫和情人,另一方面也出于她慕繁华、美虚荣的天性,邓幺姑一变为蔡大嫂,再变为罗歪嘴的情妇,三变为顾三奶奶的人生三部曲,是她虚荣心萌发、生长和扭曲的心理过程,而这种虚荣心,在乡间野花追慕大家闺秀生活方式的非分心理中,还包含着蔑视传统礼教规范的顽强生命力。作家对这种心理类型的深刻剖析,体现了对死水微澜时代某种社会文化心理的深沉思考。

    罗歪嘴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是袍哥――哥老会的成员,一个破产的游民,在他的身上流氓气和好汉气都有,同时也有些"盗亦有道"的豁达。他一方面可以走官府、进衙门,嫖娼设赌,另一方面还敢于仗义执言、倚强扶弱,和洋人对抗,亦正亦邪,其积极面可以成为革命的助力,消极面可以成为社会进步的阻力,如何发展变化受时代的制约。

    

二、长篇小说《暴风雨前》及《大波》

    小说《暴风雨前》将叙述的背景转到了成都,集中在了在《死水微澜》中提到的半官半绅的郝达三的公馆,再现了1901年至1910年中国的社会现状,上自清末的维新改良运动,下至世纪初的民间宗教运动,从相当深入的层面揭示了近现代中国面临和正在发生的巨大历史变动,描绘了1910年四川保路运动产生的根源。《大波》气势磅礴地展现了1911年导致辛亥革命的四川保路风潮,比起前两部小说,《大波》更加贴近社会上层的政治风云,是名副其实的近代政治史小说,所有四川社会辛亥风云中的头面人物和重大事件,都以广阔的场面重现了出来,从而使整部小说形成洪波翻滚的史诗气魄。从《死水微澜》到《大波》,作家的艺术视角由下及上,由深厚沉实的乡风民情到波澜壮阔的政治风云,从而增加了现实主义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