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进入课程-课程学习→教学内容-第九章 中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本章学习目标 本章学习要点 本章学习资源 本章思考题 本章参考书目


    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案的编写

    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就要从全局出发,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计划,并写出每节课的教案。

    (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对每学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都有明确规定,但是由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存在地区和班级之间的差异,加之教材也经常有所变化,因而如何结合实际情况实现大纲(标准)中的规定和要求,还需要教师认真的调查研究和细致地计划安排,制定切合实际的学期工作计划。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包括两部分,即教学进度表及说明。
    各地的教学进度表格不完全一致,表9-1-1是这些表格中的一种:

表9-1-1

周 次 日 期 教学内容 执行计划
       
       

    填写进度表时,在“教学内容”这个项目下,应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所指定的内容列出课题,指明各个课题属于教科书的哪一章、哪一节及所在的页数。新手教师最好按课时顺序一节课一节课地在表上编写授课的题材,这样可以使自己对将来要进行的教学工作胸有成竹;以后检查,就容易发现自己的计划是否准确,执行是否恰当。这样的教学计划就能起督促与指导的作用。
    “教学内容”项目下,还要注意在适当的时候列入课堂练习及书面检查。课堂练习和书面检查的次数要恰当。如果次数太多,占用教学时间,会无法按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的时数内完成教学任务;反之,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与成绩考察就难以做到应有的深入,影响教学质量。这一栏还应当考虑复习计划,列入专门的复习课。
    填好“教学内容”这一栏,需要对各个项目的教学时数作出适当的估计。这种估计必须根据教学大纲上每个标题下总时数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予以恰当的、灵活的分配,并保证教学大纲上规定的整个学年进度不受影响。
    “执行情况”这一栏是课后记录执行工作情况的。各个栏目是否按计划完成了?如果未能完成,原因何在?都一一记录下来,以便总结经验、教训,在以后课中予以补救、提高。
    在计划的说明部分,应当指出上述进度表中哪些地方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有出入,为什么?计划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此外,还可列举在某些工作中需要应用哪些辅助工具,进行哪些实践性工作。

    (二)单元教学计划

    这种计划是在学期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将各个单元的教学安排进一步具体化。每一个单元的教学开始前,先由教师根据学期总计划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拟出该单元的具体教学安排,然后通过同年级备课组的集体大讨论,做到大致统一。
    单元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单元教学目的,单元教学课时划分,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课的类型、例题和习题的配备以及单元考察等。如采用单元教学法,这种单元计划与各课时教案实际上已合为一体,因此,须将计划编写得更为详细。

    (三)教案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图,它应该反映出课堂教学全过程的概貌。由于每堂课的具体任务不同,课型不一,教学方法各式各样,教学过程差别很大,因此没有一个统一的编写教案的模式。但是,一般来说都必须包括下面两项基本内容:一是说明这堂课的目的要求;二是拟定教学过程中各个步骤的进行计划。由于各个教师的经验有多有少,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强有弱,所以教案还有详简之分。以新课为例,详细的教案应当写出如何检查家庭作业,复习哪些具体内容,提问哪几个学生;新问题如何提出,如何逐步启发诱导,如何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任务;巩固阶段如何进行小结,课堂练习什么内容,如何进行,等等;布置家庭作业的内容和必要的提示和解释,也要写在教案中。此外,需要使用哪些教具,板书如何设计,各个环节需要多少时间,也可以在教案中说明。至于简略的教案则相当于详细教案的提纲。它虽然简短扼要,但也必须包含教师和学生进行活动的基本步骤,并简要说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案的最后还可以附教学后记,以便上课后记载这堂课的教学经验和问题。
    一般来说,新教师宜写出详细的教案。这样,一方面可以促使自己备课更加仔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逐步积累教学经验。那些写得详细又认真做了教学后记的教案,将是以后教同一内容时的重要参考,备课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观摩教学与示范教学的教案一般应写得比较详细,以便大家学习和讨论。
    当然,对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教案可以写得简略一些,因为他们在课堂上能够灵活而富于创造性地掌握好各个教学环节,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编写一堂课的教案的同时,应连带考虑好后面几节课的教学细节,这不仅有助于更好的利用时间,而且可以对一个阶段的教学工作做到通盘筹划、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教学工作整体的计划性,保证教学质量。
    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在教案编写完毕之后,应当在上课前按照教案进行试讲,必要时可以邀请有经验的教师给予指导。
    关于教案的具体格式,因教学内容和各地的要求而定,并无统一规则。

第九章详细目录 上页 下页  
第一节 备课
    一、备课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案的编写
    三、教学设计
第二节 课堂教学
    一、数学课的类型和结构
    二、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
    三、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课外工作
    一、仔细、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
    二、认真进行课外辅导
    三、积极组织与指导数学课外活动
第四节 中小学数学教研活动
    一、教师专业发展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集体备课
    四、教学观摩课
    五、教学实验
    六、中小学校本教研
第五节 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评价
    一、中小学数学教育评价的概念
    二、中小学数学教育评价的功能
    三、中小学数学教育评价的分类
    四、中小学数学教育评价的过程
    五、数学教育评价中的常用统计量和统计方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