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进入课程-课程学习→教学内容-第九章 中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本章学习目标 本章学习要点 本章学习资源 本章思考题 本章参考书目


第四节 中小学数学教研活动

    在中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人物,教师的水平为数学教育提供活力,而教师的局限也会限制(甚至抑制)数学教育的发展。数学教师在数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小学数学教研的重要任务不仅体现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在于加速中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而新课程为数学教师的发展和专业成长提供了天赐良机。关心数学课程改革,意味着要对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给予密切关注。

    一、教师专业发展

    (一)专业

    要正确地认识和了解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必须首先明晰“专业”的含义,这样才能理解为什么教师职业在当代社会走上了专业发展的道路。
    专业(profession)一词是从拉丁语演化而来的,原意是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或信仰。 在此基础上,人们对“专业”的内涵不断进行丰富和发展,对于“专业”的认识,也是各有不同。
    社会学家凯尔·桑德斯(A.M.Carr-Saunders)认为:专业是指一群人从事一种需要专门技术的职业,这种职业需要特殊的智力来培养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专门性的社会服务。
    近代西方哲学家怀特海(A.N.Whitehead)认为:“专业是一种行业,其活动有理论的基础、科学的研究,可以验证,并能从理论分析与科学验证中积累知识来促进这个行业的活动。”
    而教育界则认为,专业“是通过特殊的教育或训练掌握了业经证实的认识(科学或高深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的特殊技能,从而按照来自特定的大多数公民自发表达出的具体要求,从事具体的事务、工作,借以为全社会利益效力的职业……是以对本行的工作有特殊的专业知识和判断力而受到社会的尊重,在工作中具有较多的自主权。”
    舒尔曼则对专业工作的特征作了如下分析:(1)运用专门的知识与技能;(2)经过长期的培养与训练;(3)强调服务的理念和职业道德;(4)享有有效的专业自治;(5)形成坚强的专业团体组织;(6)需要不断地学习进修。
    通过上述的陈述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不同领域的学者对“专业”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从总体看来大家对“专业”的认识在以下几方面获得了一致:(1)是一种技术职业,为社会提供不可替代的服务;(2)专业的服务在社会中得到认可和尊重;(3)专业的形成对本行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4)专业从业者需要经过长期有效地培养与训练。

    (二)专业化

    这里着重解释专业化中的“化”的含义。《辞海》中对这个字的诠释是:“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 理解“化”应从两个层面把握:一是强调某种性质或特征的具有,是事物属性的转变;二是强调过程,而非结果。因此“化”所代表的意义是事物属性转变的过程含义,而非既成结果。
    根据上述思路来理解“专业化”应是某一职业在发展过程中,其服务和贡献逐渐被社会认可,逐渐达到专业标准、获得专业地位、成为专门职业的发展过程。

    (三)教师专业化

    对于教师专业化的概念的理解,由于主体的不同,因此应该从不同层面去认识。
    首先,是以教师职业为主体来理解教师专业化,即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它是从事教师职业的一群人,通过其对社会的服务和贡献,使教师职业逐渐达到专业标准、获得专业地位、成为专门职业的努力过程。教师专业化的提出揭示了现阶段教师职业的性质和发展状态:教师职业离成熟专业的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教师职业是一个“形成中的专业”,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
    其次,教师个体作为主体的教师专业化,即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它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它贯穿于教师整个的专业生涯之中,它是指教师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的专业训练,逐步提高从教素质,使其具备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道德的成长过程。教师个体的专业化过程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过程,我们将在下一个问题中进行专门的论述,这里就不再赘述。

    (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所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即指教师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自身主动学习,逐步成为一名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持续发展过程,是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成长为专业人员的过程。

    1.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又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1)发展的终身性
    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是无限的,成熟只是相对的,而发展才是绝对的。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贯穿于教师个体职业生涯的始终。这就意味着阶段性的教师教育与培训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取而代之的应是一个贯穿于教师职业发展始终的教师教育系统工程,包括职前的院校教育阶段、入职的针对性培训及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阶段性培训等。
    (2)发展的自主性
    教师专业发展的终身性不仅对教师教育提出了终身化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教师个体在专业成熟的过程中的自觉和自主。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自主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设计课程、规划教学活动,以及选择教材时,应有充分的自主性,教师本人必须把外在的影响转化为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必须具有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可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使教师不断寻求自我发展的机会,逐渐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
    (3)发展的阶段性
    教师从步入讲台到成长成为一个熟练的教师,再到教育教学专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至少呈现三个发展阶段:职前专业化、入门专业化、在职专业化。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有助于教师选择、确定个人的专业发展计划和目标。
    (4)发展的连续性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有阶段性,而且又是持续不间断的,教师只有不断地接受进修和提高自我修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确保知识、能力、观念符合时代的需求,才能不断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5)发展的丰富性
    发展的丰富性主要是指发展内涵的丰富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发展的起点和内容是不同的,因此,培养培训及教师自我研究、修养的内容和形式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的培养培训应根据教师发展所处阶段的特点和需要来安排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既不能超前也不可滞后。同时教学工作的复杂性也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丰富性。教师专业发展应注重教育知识、技能层面的发展,也应兼顾认知、情意各方面的成长。

    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专业结构的复杂性,从而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丰富性,这一发展的过程既包括教师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教学技能的不断提高,还包括教师道德的完善和教育信念的增强。
    (1)知识系统
    专门知识是构成专业标准的依据,是专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由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教学实践知识组成。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在自己已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建构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基本素养。
    (2)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的工作,是要将具备的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发挥出来,因此教育实践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能力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专业能力中的核心内容,它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学科教学能力等。
    科研能力和水平则体现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密切结合,是教育教学创新对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证。
    (3)积极情感和高尚人格
    教师的积极情感和高尚人格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教师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教师将来的任务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教育以人为本。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积极情感会产生“皮格马里翁”效应,感染学生。教师的理性人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第九章详细目录 上页 下页  
第一节 备课
    一、备课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案的编写
    三、教学设计
第二节 课堂教学
    一、数学课的类型和结构
    二、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
    三、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课外工作
    一、仔细、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
    二、认真进行课外辅导
    三、积极组织与指导数学课外活动
第四节 中小学数学教研活动
    一、教师专业发展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集体备课
    四、教学观摩课
    五、教学实验
    六、中小学校本教研
第五节 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评价
    一、中小学数学教育评价的概念
    二、中小学数学教育评价的功能
    三、中小学数学教育评价的分类
    四、中小学数学教育评价的过程
    五、数学教育评价中的常用统计量和统计方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