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作业法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实践活动,以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实习法的特点是感性、综合性、独立性和独创性,在自然科学和技术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如数学课的测量实习,科学课的植物栽培、地形测绘实习,劳动技术课的生产技术实习等。实习法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总之,教学方法在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要完成各种教学任务,适应各种复杂多变的教学场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在深入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恰当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
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有所区别的概念。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为了完成教学 |
 |
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方式,包括教法和学法两个方面。教学方法是一门艺术,它的创造性、个性和灵活性十分突出,而且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的主导者是教师,落脚点是学生,实践证明,在很多场合,特别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法制约着学生的学法,对学生的学法起主导作用。一般来说,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法,学生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学法。如果教师的教遵从学生学的规律和特点,使用科学的方法,学生就学得积极主动,学法也科学合理。因此,就课堂教学而言,教法决定着学法。什么样的教法,什么样的学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培养出来的人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和水平。方法问题不解决,学生学习的效果就不会好,教学质量也难以提高。
掌握教学方法是形成教学技能的前提,教学技能首先表现为教师在掌握大量的教学方法的前提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这些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熟练掌握教学技能又为教学方法的娴熟运用提供了支持。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学习教学法的最好办法是在学习教学法理论、原则的同时,加强教学技能的训练,将教学技能训练贯穿到整个教学法课程中。
教学技能的形成和培养是以多种知识修养、多种智力开发、多种经验积累为基础的。对于新教师来说,有一个从学习到实践、从知识到能力逐步转化、逐步提高的过程。这就要求新教师们一方面应加强专业基础理论、教学法学习,明确学科教学能力构成的诸种因素,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强化训练,初步具备胜任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