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具有随机生成性,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细心的观察,根据学生的情况与状态随时调节教学进度,甚至改变教学策略,以使教学有效地进行。
一、课堂观察技能概述
课堂观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课堂中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有效的调控课堂教学的教学行为。所谓课堂观察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或偶然)地觉察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和教学反应的技能。“有计划”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备课时有意识地在教学节点处设立观察点,并将取得的反馈信息作为下一步行动的依据;所谓“偶然”,是因为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的反应带有某种随机性,使得教师无法对教学作出精确的预期,这样,教师的课堂观察也就成为偶然的了[1]。课堂观察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教师学习并掌握课堂观察技能十分必要。
二、课堂观察的内容
课堂观察的对象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包括思维状态、参与程度、情绪状态、交往行为、生成状态五个方面。课堂教学的效果必须通过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才能实现,而有效的课堂调控首先是建立在有效的观察上的。因此,课堂的学习气氛,学生的神态表情,实验操作,以及课堂提问的反馈信息等,都应作为真实的课堂教学效果纳入教师的观察视野之中。有效的课堂观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观察课堂学习气氛
|
 |
课堂的学习气氛,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左右教师的讲课情绪。课堂教学中,教师都应注意观察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否形成,学生反应是否积极,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是否开动脑筋自主探索并在小组讨论中进行积极的交流,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等。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课堂上是否有人在打瞌睡、开小差,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对提出的问题毫无反应等负面情况。
(二) 观察学生神态表情
观察学生的神态表情,需对学生作个别观察,一般包括学生的目光,面部表情与形体动作:
1.目光观察
学生的目光往往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情绪,教师应注意捕捉并体会学生目光所传递的信息。学生的目光或期待、急切、专心致志,或困惑、茫然、游移不定,或心领神会,或疑虑重重,教师要及时捕捉这些信息,判明原因,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面部表情观察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各种面部表情,并理解所传达的学习心态的信息。学生困惑时经常会眉头紧锁,嘴唇闭拢,神情焦虑不安;理解了学习内容时则双眉舒展,面露微笑,频频点头;学生思考问题时常常面色沉重,双眼微合,双唇紧闭,有时口中还念念有词;专心听讲时目光凝视,神情专注,嘴唇微张;心不在焉时目光游移,表情木然,眉头时开时合;不耐烦时或双眉紧锁,频吐烦言,或焦虑不安,左顾右盼……只要教师注意观察,就能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心态。
3.形体动作观察
学生的身体语言也会透露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通常,学生在专心听讲时,身体微微前倾,用手托着腮帮,或者双手平放;困惑不解时,就会摇头挠首或者交头接耳;在弄懂了一个难点后,会改变原来的体态,时常身体后仰;不耐烦时,往往会不自觉地摇晃身体,或叉臂抱胸,或跺脚颠膝。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体态语,细心体会,会收获一笔不可小视的教学信息。
三、课堂观察的方法
观察学生的神态表情,需对学生作个别观察,一般包括学生的目光,面部表情与形体动作:
(一)
目视法
目视法是使用广泛的观察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直接进行,不必中断教学就能得到结果,简便易行。但是,目视法容易受到干扰,有时未必能“视”到真实的情况。为使目视法更加可靠,教师应对观察到的情况作由表及里的推理判断,做到既尊重观察结果,又不轻信表面现象。目视法可以分为:
1.扫视法
这是一种群体观察方法,适用于集体教学的场合。教师可借此了解班级的整体动态与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需要改变位置,用
3 ~ 5 秒的时间迅速扫视全班,既可以把握教学效果、组织教学,又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
2.巡视法
这也是群体观察方法,主要用于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小组讨论等活动场合,是教师为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而使用的观察方法。在巡视时,教师可以站在固定位置,从前到后,从左向右,目光缓缓巡视全场;也可以在学生之间,一边行走一边巡视观察。教师的巡视可发现活动中异常的情况并及时处理,也可作为一种组织教学的手段,提醒思想开小差的同学集中注意力,让他们的思绪回到课堂上。在巡视时教师的目光既要敏锐,又要亲切柔和,使学生振奋精神而又不感到压力。
3.注视法
这是一种对个体进行观察的方法,主要适用于教师对学生个别指导的场合。注视是有针对性的个别观察,注视既可以观察学生是否理解了教学内容,又可以提醒学生集中注意,仔细听讲。但是,注视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起反作用。
4.凝视法
这也是一种个体观察方法。凝视比注视更为专注,主要用于学生板书或演示的场合。要求教师边观察边思考。
(二) 调查法
调查通常采用提问等口头调查方式,是教师从对学生的答案、回答语气和神态的观察中获取信息,或者通过学生举手的情况来测量教学效果的一种观察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