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  | 在线资源  | 测试练习  | 新闻公告  | 学习工具 |
课程内容导航
  课程大纲
你的位置:网络课程 >> 第四章 小学教学综合技能 >> 第二节 教学体态语技能[1]
欢迎您  ,今天是: 2025年8月14日  星期四
 第四章 小学教学综合技能

  第二节 教学体态语技能

[返回] [1] [2] [3] [4]

  一、教学体态语的涵义和特征

  我们把在人际交流中能够传递特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称为体态语言,它是人类除言语行为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信息传输渠道。 所谓教学体态语,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来传递教学信息、表达情感态度的一种无声教学语言。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人说出来的话,不单是靠它的内容来激发对方的思想和感情,这里有交谈者一副兴致勃勃的面孔,有一双一忽儿在科学的丰功伟绩面前燃烧着赞美的火花,一忽儿又好象在怀疑所作结论的正确性而眯缝起来的眼睛,有表情,还有手势……” 教师恰当地运用体态语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具体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有时还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师的体态语言,与人们日常使用的体态语言相比较,又有其独特之处:

  (一) 有意性

  人们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使用的体态语言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例如见了熟人,面部会很习惯地、随意地露出笑容以示好感;与人交谈打手势,也是随随便便,无须经过精心的设计、准备。而教师则不然。教师在教学中始终位于众多学生视线的焦点处,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影响着学生的情绪,从而给教学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对自己的体态语言应该时刻加以注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意性”。

  有位老师在上《0的认识》一课时,先将概念讲清,接着设计了几个题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要求学生举例说明。

  一位学生说:“我有一只苹果但吃完了,就能用0表示。”教师忙予以肯定,她微闭双眼作陶醉状,接着用柔和、自然、赞同的目光对着她眨了一下眼,这目光带有赞许。
  显然,这名学生也受到感染,骄傲地挺一挺腰板站直身子,自豪地接受全班同学投来的羡慕眼光……想不到,接下去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一个比一个答得好,一个比一个答得精彩,教师赞同的目光也就不断地传递给学生们……

  有意性是教学体态语的基本要求。有意识地对体态语言进行设计并在实际应用中恰当的调控,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单调的学习生活变得轻松愉悦。

  (二) 伴随性

  《乐记》中有一段话:“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是说人们手舞足蹈是补充“言之不足”,借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有声语言在传递教学信息时,常常借助态势语来传递某些附加信息,使学生听其声观其形,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教学体态语使人们在感觉、记忆、思维、意志等方面都能受到特殊的暗示,让人心领神会,得到那些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信息。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言语起着主导和决定的作用,体态语只是次要的辅助。这是因为言语的适用范围比体态语更为广泛,表情达意更为确切;体态语往往受约定俗成和人的生理机能自然表露的限制,相对狭窄一些。而且,由于心理背景和交流场景气氛的不同,还会使相同的体态语蕴含不同的思想内容,容易产生歧义。

  (三) 选择性

  从应用效果上可以将教师体态语言大致划分为积极体态语言、消极体态语言和无意义体态语言三大类。所谓积极体态语言,是指能够支持或修饰口头讲授,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疑点、难点,能激起学习兴趣的体态语言;而消极体态语,是指非但不能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还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其学习的体态语,比如眼盯天花板就属此类;而无意义体态语,则是教师个人的一些习惯性动作,如有的教师讲课时手撑在讲桌上,这类体态语一般不致于干扰课堂,但又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滥用体态语,应尽量选择积极体态语,避免无意义体态语,克服消极体态语,以保证教师用最集中、最精简的非言语行为,承载最丰富的信息,最优地发挥其表达、传输教育信息的功能。

  二、体态语的功能

  关于教学体态语的功能有很多说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交流、诱发情感

  教师的体态语是教师的知识功底、思想观点、内心情感的综合表达,具有激发学生情绪,引起师生共鸣的作用。学生往往从教师表情的或忧或喜、或惊或怒,来感悟教师的内心世界,领悟教师所要表达的教学内容。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 ── 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 ── 我 ── ”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 ── 你们走吧。”

  韩麦尔先生并没有过多的语言,但是他的思想、情感、愿望都在悲愤、激动的体态中尽然释放,学生的理解也更为彻底了。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话来说,这是“一种教得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德行和最深刻的虔诚的艺术”。

  (二)调节管理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体态语来调节和控制课堂,既能节省教学时间,也能保证教学的顺畅和圆满。例如,对上课不听讲的学生,教师可以用眼神示意,使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将注意转移到学习中来。
  体态语在教学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可给学生亲切感、和谐感。例如:提问时启发学生思考,头稍稍偏斜,会让学生有信任感。若是学生回答时,声音不够洪亮,教师微微侧身敛眉,学生就会自觉提高音量。若教师对学生说:“请大声些”,就有可能会打乱学生的思维,甚至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三) 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肢体语言所表达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恰当的体态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也就能从内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自然而然地提高学习动力。

  (四)直观的示范

  很多教师都认为,自己是用口头语言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但实际上,他们也通过丰富的体态语言将众多的信息传达给学生,并影响

[返回]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