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法指导概述
(一) 学法指导的含义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学习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方法泛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与实践中,获取知识经验的操作方式系统,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从幼儿学习使用筷子到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需要相应的学习方法。狭义的学习方法主要指学生的课业学习方法,包括学习的态度、原则、程序、途径、手段、技能等。学习方法指导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指导、诊治,使学生掌握并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
(二)学法指导的意义
传统的教学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突出了教师的教法,却忽视了学生的学法,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理念提倡培养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因而如何让学生学得其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信息化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新的时代要求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基础上,更要具有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及创新知识的能力。只有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才能使他们成功地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
 |
二、学习指导的方法
常用的学习指导要紧密联系学生以课业学习为主的实际。学习指导的方法不仅包括学习策略水平层次上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通用性学法,还包括具体的课业学习方法。
(一) 有效注意的方法
注意是包括学习在内的一切认知过程的重要保证,学习过程中的有效注意集中表现在注意的选择上,即将注意有选择地集中于有关的或重要的学习信息上。
小学生的注意不稳定、容易分散,转移品质较差,常常带有情绪色彩。这在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教师培养和提高学生注意的选择性水平,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区别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的能力。如在分析解答数学应用题中的“修水渠”或“修路”、“分苹果”或“分梨子”等问题时,“修什么”和“分什么”并不重要,甚至“修”或“分”的具体数字也是次要的,而最重要的信息是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关系。
2.学会专注于重要信息。如在重点文字下面画线或标重点号,从而辨明重要信息,以增强对重要信息的敏感性。又如通过写摘要、加小标题等把注意专注于主要信息之上。
3.自己确立学习目标,并自觉地以目标为导向,调整自己的注意指向以及对信息的选择。
4.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对重要信息的注意。如对学习的重点、难点,可通过设置问题来集中注意,或根据问题的变化变换注意的指向。
5.教师可运用刺激物的特点,吸引学生的选择性注意。
(二) 巧于记忆的方法
记忆被比作智慧的仓库,离开了记忆就谈不上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了,因此,在学习中如何巧于记忆一直是学法研究中的一个重点。
小学生记忆能力发展迅速,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和方法,以提高记忆效果。
1.要树立记忆的信心
人的记忆力十分惊人。 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报告说:“假若你始终好学不倦,那么,你的脑子,一生中储藏的各种知识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五十倍,即五亿本书的知识。”
可见,人脑的记忆容量是无穷的。更何况人脑越用越灵,每个人都能练就出高超的记忆能力。
2.要了解记忆的过程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记忆。
在“识记”阶段,提高记忆的效果,首先,要有明确的识记意向,即清楚自己要记什么、要记到什么程度、要记多长时间、要在多长的时间里记下来等问题;其次,要注意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在“保持”阶段,主要任务是把通过识记获得的信息存储在大脑中,防止遗忘。在这一阶段,一是要运用回想、默写、背诵或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等方法对有用的信息进行巩固;二是要利用多种练习方式把巩固记忆知识和运用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三是遗忘那些无用的信息,以减轻记忆的负担,保证记忆的质量。
“再现”阶段是指在需要时,将保持在大脑中的信息立刻提取出来,即在大脑中重现。它是有效识记和良好保持的具体体现,也是重要的再识记、再保持的过程。
3.要掌握记忆的方法
掌握记忆的方法,巧于记忆是学习的重要技巧,是会学习的重要表现。
记忆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主要有:联想记忆法、比喻记忆法、提纲记忆法、概括记忆法、系统记忆法、规则记忆法、背诵记忆法、协调记忆法、交替记忆法、自测记忆法等等。根据它们的名称,就可以大略地推知其记忆的基本特点。如联想记忆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积累的知识越多,联想就越容易。根据记忆方法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方法,并认真地进行反思总结,就一定能够掌握适合于自身的记忆方法,极大地提高记忆能力。
在学习掌握各种记忆方法的同时,还要学会遗忘无关信息,把精力放在有用的信息上,才能有利于记忆的提高。
(三) 科学思维的方法
思维是学生有效获取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重要能力。小学生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合理调控思维活动,有效运用思维形式,提高思维的速度和效率,以保证学习目标的顺利实现。科学思维的方法常有以下几种:
1.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的方法 ;
2.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方法;
3.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相结合的方法 ;
4.“交流思维”与“无声思维”相结合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