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教师既是传递信息的信源,也是传递信息的信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一个头脑清晰的讲授者,还要做一个反应敏捷的倾听者。
一、课堂倾听技能概述
课堂倾听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觉察学生言语反馈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仅满足于按课前编制的教案照本宣科地展示,而要随时倾听学生的认知需求与学习情绪反馈,以便灵活选用教学策略。因此,教师的倾听十分重要。不善于倾听,便无法把握通过学生的反馈而呈现的教学机遇。
教师的耐心倾听是与学生沟通的关键。倾听可以使教师领会到学生的需要,发现问题的所在,挖掘学生的潜能;也可以使学生感到被接纳,体会到自我的存在。倾听学生,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可以消除学生对教师的心理紧张状态,增加
|
 |
师生之间的认同感。有效地倾听,其目的不在于证实某种观点或想法的合理性,而是要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构思和讨论,引导学生感悟知识,参与到学习中来。这也是新课程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的真正体现。
二、课堂倾听的原则
要进行有效的倾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 平等性原则
有效的倾听首先应建立在师生平等、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新课程倡导以平等为前提的师生交往方式,教师要走出知识权威的误区,心平气和地倾听。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接纳学生的诉说,才能真正体现出师生的平等。
(二) 客观性原则
有效的倾听应该是客观的,是学生真实思想的反映,而非教师主观臆断的结果。教师的倾听不应该带有任何感情色彩或先入为主的想法,不带任何成见,客观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露出来。
《听的艺术》一文讲述了这样一件事: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去访问一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后想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驾驶员
!”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先告诉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系上降落伞,先跳下去。”当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此时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的回答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
主持人林克莱特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能够让孩子把话说完,并且在“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仍保持着倾听者应该具有的一份亲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这让林克莱特听到这名小朋友最善良、最纯真、最清澈的心语。我们一些为人师者对待学生的述说,却往往缺少出于真诚关注的亲切、平和以及听完的耐心,总是喜欢过早地做出结论。[1]
(三) 全面性原则
古人云“兼听则明”,全面的倾听要注意倾听方式的全面性、倾听对象的全面性与倾听内容的全面性三个方面,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信息的客观性。
三、 课堂倾听的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言语,也可以通过表情、体态、动作表达自己的欲望、需求、情感和思想,教师应该随时捕捉这些“倾诉”,增进与学生的互动沟通,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一) 倾听学生的思想
学生的思想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教师要善于利用倾听来分辨学生某种思想和观念的萌芽,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师要从学生的发言中听出其隐含的言下之意,要深刻理解发言者见解中的关键点,并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对所谈问题的理解进行判断,同时应与发言者进行目光、形体的交流,必要时还要用提问或确认的方式,以理清思路,并对有效部分及时记录。倾听学生的思想可以使教师更平易近人、更受学生信赖。
(二) 倾听学生的需求与情感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欲望和需求往往是通过声音来表达的,一段叙说、一个句子、一个简单的感叹词或者一声呼喊都有可能渗透着学生的需求。善于倾听、理解、回应这些声音所表达的欲望和需求,是教师倾听的重要任务。善于倾听的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情感动向和课堂状态有细致入微地把握,能够准确地从学生发出的各种声音中听出不满、厌烦、快乐或喜悦等情感,然后在教学过程中作及时协调和引导。
(三) 倾听学生的回答
教师的课堂提问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思维,学生的回答则是学生思想的展示。教师的倾听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前进的方向,明确他们思维受阻的原因,同时这也是师生相互交往与沟通的必要手段。特殊的职业和道德责任要求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疑难。学生的回答如果经常被不同程度地漏听、遗忘或拒斥,将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更谈不上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确立。
(四) 倾听学生的讨论
在新课标理念下,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主要的活动方式之一。教师要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不仅要引领学生讨论,更要在讨论中,观察与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与表现,为他们做出恰当的评价。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要树立权威并获取他人的认可,必须积极发言,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倾听学生的讨论,可以使教师发现学生的潜能,获得对学生更为全面的了解。
(五)
倾听学生的提问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各种疑问。有些学生甚至会提出教师一时无法回答的问题。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提问,善于倾听、思考,从而发现学生提问中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一面,细心体验学生的情绪,这也是教师能否组织好动态生成中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只有认真倾听,教师才能获知并帮助和引导学生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如果教师将这些问题重新抛回到学生中去,请全体学生共同寻求解决方案,对问题发现者而言,这将是极高的“荣誉”。对其他学生而言,解决身边同学提出的问题,会感到既亲切又有趣,同时还能鞭策他们提出更新的问题,在学习共同体内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而教师的善于倾听对这一循环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