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  | 在线资源  | 测试练习  | 新闻公告  | 学习工具 |
课程内容导航
  课程大纲
你的位置:网络课程 >> 第一章 教学技能概述 >> 第四节 教学技能与教师素质[1]
欢迎您  ,今天是: 2025年8月14日  星期四
 第一章 教学技能概述
  第四节 教学技能与教师素质
[返回] [1] [2]

  一、教师素质概述

  人的素质是指以个体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固的性质[1]。它是一个内涵丰富且能完整地体现人的身心发展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的概念。现代教育科学的素质范畴是以人先天遗传的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通过人的社会文化学习、交往和社会实践而形成的具有社会价值的身心组织的要素、成分、结构及其质量水平。
  教师素质是教师稳固的职业品质,它是以教师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科学教育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特点的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身心特征和职业修养,是教师履行职责,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备的各种素养及将各种素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能力。


   二、教师素质的构成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知识储备、思维方式、精神面貌等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
要的影响。一般来说,教师素质至少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一)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2]

  具体内容可分以下三方面:

  1.思想素质: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具有现代教育思想。
  2.政治素质: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自觉拥护和执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具有深厚的政治理论素养。
  3.职业道德:
    (l)对待教育事业:要把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放在首位;
    (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职业品德;
    (3)对待教师集体:要热爱集体,团结协作、相互尊重和支持、顾全大局;
    (4)对待自己:要学而不厌,勤于进取;为人师表,严于律己;严谨治学,诲人不倦。

  (二)教师的知识素质

  教师的知识素质应围绕学科目标来构建。在数量上,要远远超过教科书的知识含量;在分布上,理论性、基础性的部分密度要大;在排列上,有序度、系统性要强。教师的知识结构一定要处于不断的发展和调整中,以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包含以下内容:
  1.广泛的思想理论基础;
  2.精深的专业知识;
  3.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


  
(三)教师的能力素质

  关于教师能力主要有以下面几种:
  1.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由教学信息的组织与转换、传递与接受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的能力等方面构成;
  2.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一是要科学,二是要适合学生特点,并适当利用体态语言的辅助作用;
  3.组织管理能力:包括教学过程的管理能力、班集体的管理能力、参加学校工作的管理能力等;
  4.思想教育的能力:包括对学生思想发展的分析预测与引导、寓思想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对后进生的疏导转化、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影响等能力;
  5.交往能力:教师与学生、同事、领导、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交往能力;
  6.教育科研能力:教师利用教学实践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四)教师的心理素质(非认知因素方面)


  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心理成熟度、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五)教师的身体素质

  通常认为,教师的工作特点需要教师精力充沛、身体健康等。

  (六)教师的外在素质

  一般指教师的风度仪表,它是教师内在素质与外在素质的综合体现。

  (七)教师的技能素质

  教师的技能素质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返回]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