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促进迁移的方法
掌握迁移的方法,能使学习更有效,不仅可以促进新知识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较大的帮助。在学习中促进迁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注重基本原理与概念的系统学习 ;
2.利用学习定势的积极因素,促进迁移 ;
3.恰当选择学习材料,确保从已知到未知 ;
4.多方培养能力,为学习的迁移提供内在保证。
(五)
课业学习的方法
对学生的课业学习来说,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的学法要求。
1.预习
预习是学生根据教师指定的学习内容,在课前预先进行的学习,以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和思路,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做到上课时心中有数。预习要做到“四勤”:
第一,勤动脑。预习中要独立思考。只有主动、独立、有效的思考,才能使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财富。
第二,勤动笔。在新课教材上圈点勾划,作简要评注,并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笔记可以同课堂笔记合一,使课堂笔记成为预习笔记的修订和补充。
第三,勤动手。多做练习、多操作,按新课要求及教师的课前提示,多做一些自选练 |
 |
习题、实际操作、现场观察等,以丰富感性知识,加深对新课的理解。
第四,勤动口。把自己的预习所得与他人交流,从而得到有益的启示,尤其是自己在预习中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家长和同学请教。
2. 上课
上课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学会听课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方面。上好课要注意:
第一,上课时要做到“五到”。即心到、口到、眼到、脑到、手到。“心到”就是心要在课堂上;“口到”就是上课要多发言;“脑到”是指在课堂上要积极地思考;“眼到”是指要积极地进行认真的阅读、观察等;“手到”是指对教师课上讲的主要内容要记好笔记。
第二,要抓住课堂教学的思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总是按照某一思路进行讲、问、写或操作教具、演示教学媒体等。学生应当把握这一思路,遵照教学程序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听课不单是为了学习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这更需要学生把握好教师的教学思路。
第三,上课时要注意记好笔记,笔记要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框架。上课时,一般都是以听为主,以记为辅,要听懂、弄清楚再记,不是为记笔记而记笔记。教师的讲课结论往往是对讲课内容的系统归纳和总结,应及时记下,便于课后做摘要和整理。课后要及时回忆、归纳笔记,这样记录下来的内容才有价值,才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3.复习
复习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基本保证。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及时复习。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能增加记忆的牢固性,抑制迅速遗忘的态势,利于记忆比较多的知识。理论性较强,难度较大的内容更要及时复习,否则难以做到永久性记忆。
第二,间隔性复习。复习要有间断性,隔一段时间再复习,形成时间间隔,有利于唤起大脑中知识的重现,从而加强记忆。间隔的时间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特点恰当安排。若是复习时间太集中,容易造成大脑迟钝,反而不利于记忆。
第三,系统性复习。复习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复习,要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这样便于贮存和记忆,也有助于触类旁通。
4.作业
作业是把知识用于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基本过程。通过作业可以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作业首先要对完成作业所要巩固和运用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回顾和温习。其次是必须坚持独立思考或动手操作来完成,只有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才能真正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利于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同时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学法指导的原则和途径
(一) 学法指导的原则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学法,必须遵循学习活动的规律和原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明确目标原则
掌握学法,指导确立学习目标是基点。目标是人们欲求的结果和将要达到的标准,它是行动的指南。学习目标确定之后,它便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对学法的掌握,只有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才能做到有章可循。一般来说,人们确定目标后,总要寻找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借助一定的手段来实现它。而特定的方法、能力、手段总是相对于一定的目标而言的,学习目标和学法的关系正是如此。如有的人想成为画家,则会锻炼、学习绘画的能力和方法,而不会去练声、练耳。因此,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可以使其掌握学法时精力集中、有的放矢。
要使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可帮助学生制定近期目标与远期规划,以督促学生不断进取,习得相应学法,实现所定目标。周恩来青少年时期,就曾立下“为中华之崛 |
 |
起而读书”的豪情壮志。为此,他自觉发奋学习,终于成就了伟大的事业。有了远大志向,学习目标才能明确,掌握学法才会有方向。
2.充分准备原则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使学习获得成功,学生不仅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手段,还必须做充分的准备。首先,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这样,才能围绕基点打好基础,为学会学习创造必备的条件。基础越扎实,越有利于认识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如阿基米德之所以能根据澡盆溢水而发现浮力定律,与他有广博的基础知识是分不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