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电影、电视、计算机演示
这类演示是利用电影机、电视机、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媒体进行的。电影、电视具有图像鲜明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并且图像、声音同步。计算机演示是运用电子投影仪放映演示文稿或教学课件的形式进行的。这类演示能使教学内容得到充分表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应用电影、电视、计算机配合课堂教学,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重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演示方法给学生提供了感性材料,在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使用电影、电视、计算机等媒体演示,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做好课前准备。主要包括选择媒体软件,了解媒体软件的详细内容;计划课程进
度,把媒体软件内容和课堂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准备演示前必要的说明,对媒体软件内容的提示,在观看中应思考的问题,和有关部门进行联系等等。
2.辅助课堂教学。在用电影、电视、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时,可在概念、原理的讲解之前演示也可以在之后演示,为概念或原理的理解提供感性材料。其程序是:教师讲解概念或原理;放映媒体软件提供感性材料;结合讲过的概念、原理对媒体软件内容作系统分析,促进学生认识的深化;继续新的教学内容。
(五) 实验演示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有时也采用演示实验的
|
 |
方法。实验演示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即科学性、直观性和启发性。实验演示具体可分为获取新知识的实验演示和验证、巩固知识的实验演示两种。
获取新知识的实验演示,是教师向学生讲解,传授新知识之前所进行的与之有关的实验演示。在演示时,教师要先详细说明实验条件,在学生看到实验现象后,启发、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而验证、巩固知识的实验演示,是在教师先向学生教授知识,学生掌握以后,再进行的实验演示。演示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要做什么实验,引导学生运用刚学过的知识预测将产生什么结果,再开始实验。实验完毕后让学生说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实验现象。
三、 演示的基本要求
为了发挥教学演示的作用,提高演示效果,教师需要在演示时遵守和注意以下几点:
(一) 演示与语言讲解紧密结合
教师在演示的同时需要进行必要的讲解。学生以视听结合的方式理解并接受知识,对于提高他们的理解力和巩固知识有重要的作用。演示与讲解相结合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用直观手段辅助讲解。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语言描述并附有直观的教学演示,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2.将直观教学手段作为讲解的出发点。这种方式是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问题的对直观事物进行观察,最后教师对学生观察结果进行概括并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时,直观教学手段的应用只是作为教师讲解的出发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感性基础。
3.利用语言指导学生的观察。这种形式是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获得直观教学手段能呈现出来的知识,此时,教师并不直接传授知识,而是通过指示学生有重点地观察,启发他们思考问题。
4.引导学生自己得出观察的结论。这种方式由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自己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得出概括性的结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二) 演示要适时适度
所谓演示适时是指演示要在恰当的时候进行。教师的演示总有其特殊的目的,特定的时机。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在适当时机演示,不能提前也不能延后。否则,就达不到演示效果。通常,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演示时机有离散时机、渴求时机、疑难时机、升华时机、欲试时机和懈怠时机等类型。所谓演示适度是指演示时,需要学生观察时则展示媒体材料,不需要时则收起媒体材料,以免学生产生疲劳,不能注意听讲。
(三) 选取能给学生适宜刺激的素材
在选择演示素材时,应该注意选取能给学生适当刺激效果的内容素材。太强烈的刺激会对学习产生不利影响,最好是选取既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活动,又能引起学习兴趣的那些刺激强度的内容素材。
在演示小学四年级的“大气压力有多少”的实验时,先演示多媒体课件
“马德堡”半球实验,然后教师拿两个类似的胶皮做的半球,模仿半球实验,让两个小学生尝试拉开两个半球,待学生尝试后,教师开始讲解大气压力这一课。
(四) 活用演示材料
充分发挥演示教学的艺术性,需要运用各种演示材料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小学作文,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件头疼的事,“没东西好写”是最大的难题。看图作文,有一幅图摆在眼前,应该是有东西可写,但学生因经历和想象力不同,也有人写不好。有的老师使用学生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来做教具,要学生去作文,取得了超乎寻常的成功。
(五) 设置悬念,引导探索
教学演示前要造成学生渴望演示出现的心理,以便演示出现后能吸引学生认真观察和积极思考。因此,演示前应有简短的引言,努力激发学生想看、想弄清楚某些问题的欲望。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游天然动物园》一课,教师:“同学们都去过动物园吧,有谁能告诉我,动物园里你都看到过哪些动物?”同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知道的动物。教师说:“那天然动物园里都有哪些动物呢?老师这里有一张挂图,大家想知道这里面都有哪些你没见过、没听过的动物吗?”
此时演示挂图,不仅诱导学生期待挂图出现的心理,集中了注意力,而且在挂图出现后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在要观察的主要方面进行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