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现代教学媒体刺激注意
现代教学媒体不但具有直观性的辅助教学作用,而且具有刺激学生注意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孩子们对教师展示、操作、演示课堂媒体的行为是十分感兴趣的,而且有一种要求参与演示的欲望。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出示标本、模型、图片、实物、音响、影像等,能够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监督型管理
监督型管理是教师以纪律来约束学生行为,并监控学生的学习活动,以使课堂教学能在有秩序的环境中进行的一种管理方式。
监督型管理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暗示
一般性的课堂纪律问题,教师最好用暗示的方法解决。例如,教师提问后,有的学生仍做其他事情,东张西望,等等。此时,教师可以重述问题以引起注意:“我发现还有同学没有听清楚提出的问题,请放下其它事情,集中注意,听我再说一遍”。再如教学过程中,有学生打瞌睡、玩东西、交头接耳、看课外书籍,这时,教师或改变讲话的语调,或
|
 |
将教学停顿片刻,或边讲课边信步走向这些同学,在他们旁边站立一会儿,或轻轻拍醒打瞌睡的学生等。这样做既明确地告诉学生要克服困难,遵守纪律,专心学习,同时又不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2.冷处理
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纪律问题,只要不对周围的学生造成大的干扰,则可视而不见,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安排有趣的活动,如观察挂图、模型,或讲一段有趣的实例,用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以吸引这些学生注意,这就是所谓的“冷处理”。
3.行为替换
教师提供一种合乎需要的行为来替换学生的不良行为,或奖励与不良行为相反的行为,使其在不良行为和替换行为中做出选择,并从替换行为中得到心理满足。当然这种替换行为应该是强有力的,足以抵消不良行为。如有学生交头接耳,教师可以点名让说话的学生上讲台和教师一道做演示实验,使其专心学习。
4.教育与惩罚相结合
对个别影响较大的不良行为,可以给予适当惩罚。但是,教师必须明确惩罚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在惩罚之前,要帮助学生明辨事理,知道这种惩罚是合理的、必要的,从而愿意接受惩罚,积极改正过来。
魏书生老师处罚学生有三种方式:犯了小错误,罚他给全班同学唱支歌;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要去做一件好事来补偿;犯了严重错误,写一份五百字的说明书。这样的惩罚方式使学生既纠正了错误,又受到了教育。
对于课堂管理,教师既不能独断独行,也不能放任自流。最好是秉持一种积极民主的态度,以启发、诱导为主,保持师生之间和谐、有效的交流,让学生对老师既亲又敬。
四、课堂管理技能的要求
(一)加强管理与尊重学生相结合
课堂管理主要强调加强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但在实施管理的同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和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只有对学生的爱好、兴趣、特长、个性、经历、家境等能了如指掌,才能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课堂管理的制度、方法及实施,既要公平,又要区别对象。严厉的批评、惩罚不是不能用,而是要针对学生的违纪程度和违纪心理量情而用。例如,对自制力差的学生,教师要多多督促,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对于课堂上思想溜号,交头接耳的学生,只需要通过某种方式给予暗示或引导即可;只有对那些屡教不改,故意捣乱的学生才实施惩罚,以儆效尤。
(二)教师注意力的分配
学生都希望在课堂上能得到教师的注意。这种注意当然是热情的注意,而不是冷眼的监视。教师的注意往往意味着对他们的了解、重视、鼓励、关怀和喜爱,意味着发现了他们的闪光之处。注意有时比表扬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对一个学生长期忽视,不予注意,就等于抹杀了他的优点,以至否定他的存在,对性格活泼而又敏感的学生来说,尤其难以忍受。有时有些学生就会因此而生出一些奇特的事端,以把自己变成课堂注意的中心。因此,教师应将注意力合理地分配给每一个学生。
(三)注重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
有威信的老师,可以用轻轻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使乱哄哄的课堂迅速安静下来;而威信不高的教师则很难有效地控制课堂教学秩序。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学识、能力水平和品行修养,以此树立威信,从而实施有效的教学管理。
教师业务水平高,教学方法好,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说到做到,处事公平,知错就改的态度等都有助于教师威信的提高。此外,
科任教师、班主任与家长应该相互沟通,密切合作,以形成教育的合力,维护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保证学生心灵的健康发展。
(四)教师要善于挖掘德育内容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能只充当传授知识的 “教书匠”,还必须肩负起德育的重任。在各学科的教学中,都渗透着大量的德育因素,在传授科学知识时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科学、遵守纪律、助人为乐等思想品德教育。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是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最佳途径。
课堂管理技能的获得与提高,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积极探索,逐步形成的。教师首先应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处处做好表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需要加强自己的管理意识,遇到问题沉着冷静、不骄不躁,灵活处理。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注意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还应跟其他教师交流或学习管理经验,甚至设想一些课堂意外事件,考虑如何因势利导地进行课堂组织、管理。教师应注意收集一些有关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关心集体等方面的名人轶事、故事以及童话等,需要时可以信手拈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