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动与静有交替
就课堂教学活动的外部表现而言,“动”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活跃状态,即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的提问、讨论、练习等;“静”指的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相对安静状态,即学生凝神听课、积极思考等。“动”、“静”状态的交替出现,对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3.张与弛有错落
古人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课堂教学也应形成张与弛的互相错落的教学节奏。在教学中,如果一味地“张”,会造成学生紧张心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一味地“弛”,学生会精神涣散,注意力就不能集中。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运用课堂比赛、课堂辩论和教师紧张、急促的语言等造成紧张的课堂气氛,也要运用游戏、故事、活动和幽默的语言等,使学生心理轻松,愉快。
4.详略有取舍
要使教学呈现出和谐的节奏,教师就必须对讲授的主要内容进行合理、巧妙的选择,使其自然地形成教学的高潮。教师要学会对所教内容做繁简处理、详略配置,对重要问题,或重锤打,或精雕细刻,务求学生牢记心底;而对一般问题,或简略介绍,或留待学生自学。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教学活动高低起伏,给人以流畅明快,详略 |
 |
合理的美感。
5.起与伏有波澜
“起”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思维最活跃、师生情感交流最融洽的高潮状态;“伏”是指学生思维、情感相对平稳,兴奋稍微退落的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一起一伏的节奏,将学生带入起伏跌宕、波澜变化的教学艺术情景中去,使学生享受教学艺术的美。
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可以在导入、讲授、巩固三个阶段掀起两个高潮:在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和三角形的底与高以后,教师猜想计算三角形面积和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一样用底乘以高。学生对教师的猜想反映不一,有的说对,有的说错,课堂掀起了第一个高潮。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用图形剪拼的方法来证明教师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个个动手,兴趣很浓。当学生用多种剪拼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还要除以“2”以后,心里非常高兴,课堂上掀起了第二个高潮。
二、教学过渡
要提高教学效果,不仅要保证整个教学活动的节奏跌宕起伏,错落有致,而且要注重各教学环节之间有机关联,互相贯通,层层推进。教学从一个环节到另—个环节的流畅衔接就是我们所说的过渡。过渡既是上一环节的逻辑延伸,又是下一环节的启发性开端。
(一) 过渡的作用
教学过渡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承上启下,过渡能把一堂课的各个部分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适时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快速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得好,能使学生很好地沿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后续的学习,并始终处于思维活动的最佳状态。
(二) 过渡的类型
在一节课中,教师往往要讲述几个方面的内容。为了各层、各部分之间衔接自然,连贯紧密,前后连成一体,教师的过渡语言必不可少。一般来说,过渡有如下几种类型:
1.课堂讲授由一层转入另一层,由一部分转入另一部分需要过渡;
2.课堂教学由复习到新授,由新授到复习需要过渡;
3.课堂教学由讲授到练习、示范、表演、讨论等环节需要过渡。
(三) 过渡的基本要求
教学过渡有三项基本要求:
1.过渡要自然
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一个整体,由若干个小的部分组成。教师在部分与部分之间以适当的话语进行过渡时,一方面要注意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另一方面要注意运用富于变化的教学方式、手段,以使过渡流畅、自然。
2.过渡要能引发思考
从节奏感的角度看,过渡通常发生在由紧张转入舒缓的时刻,这也为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供了某种可能性。因此,教师使用的过渡性语言不仅应满足于衔接前后两部分内容,还应富于启发性,让学生在进行一番思考的基础上完成前后两部分内容的自然衔接。
3.过渡要因情而异
教学过渡应针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不同的课应采用不同的过渡方法。每一节课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如果采用相同的方法过渡,就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四) 过渡的方法
1.分析法
分析法是用于前后环节的教学内容在逻辑上是逐层深化关系的衔接方法。后一环节的教学内容是对前一环节内容的进一步深化。运用分析法首先要讲清前一环节教学内容的基本思想和含义,这是进行分析衔接的前提;其次,向学生揭示该节的思想、含义和将要继续发展的方向,使学生为下一节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最后,自然地引出下一个教学环节。分析衔接方法层层深入,使整个教学过程富有逻辑性和紧凑性。
2.演绎法
演绎法是用于前后环节的教学内容在逻辑上是推论关系的衔接方法。使用该法进行过渡,首先,要复习前一个环节所得出的一般性结论或定律,这是进行演绎性衔接的前提;其次,要向学生揭示该节的结论或定律将要推论或应用的方面;最后,顺势引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3.激趣过渡法
激趣过渡法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的一种过渡方法。尤其是在转换教学问题时,更须及时针对教学内容创设新的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时是这样创设教学情境的:
师:从前,在美丽的太湖边上有一个小渔村,村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渔夫。有一年,他们从4月1日起开始打鱼,并且每个人都给自己订了一条规矩。老渔夫说:“我连续打3天要休息一天。”年轻的渔夫说:我连续打5天要休息一天。”有一位路远的朋友想 趁他们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他们,同时想享受一次新鲜美味的“太湖鱼宴” 。可他不知道选哪个日子去才能同时碰到他俩,同学们,你们会帮他们选一选吗?(屏幕上打出两个渔夫的对话和一张四月份的日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