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  | 在线资源  | 测试练习  | 新闻公告  | 学习工具 |
课程内容导航
  课程大纲
你的位置:网络课程 >> 第六章 教师教学研究技能 >> 第一节 教学反思技能[2]
欢迎您  ,今天是: 2025年8月15日  星期五
 第六章 教师教学研究技能

第一节 教学反思技能

[返回] [1] [2] [3] [4]

  (三)交流探讨

  教师向其他教师讲述自己教学的实际经验与体会,详细描述自己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情景,并对此进行讨论分析,共同商讨解决办法,或请别人就自己的做法和体会发表意见,提供建议,从交流中反思教学的得失。教师还可以观摩公开课进行对比反思。通过观摩优秀教师上课,阅读优秀教师的教案,倾听优秀教师的备课思路,并与自己的教案、课堂进行比较,分析自己的不足与成功之处,及其造成不足和成功的原因,并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等。

  (四)自评教学录像 
 

  观看、评价自己的教学录像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反思形式。通过观看教学录像,教师可以回顾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并可以观察到自己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教学各环节时间的分配是否科学,讲话的语调、语速是否恰当,体态语言是否得体,学生听课时的反应如何等,从中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五)借鉴听课评价

  利用上述方法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容易陷入个人的意图框架和视野中,难以发现问题的实质。借助他人的观察与评价,可以获取更客观的反思思路与反思结果。借鉴他人的听课评价,首先要求教师有在他人面前暴露缺点的勇气与虚心进取的态度,其次也要求评课人态度严谨,并能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六)行动研究

  教学反思的最高境界是行动研究,即教师为了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行动方案,而进行的有目的的调查和实验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实验性反思,是教师以某一实验课题为依托,在实验过程中进行的反思。它使教学反思不再停留于简单地解释教育现象上,而更多的关注教育现象发生发展的深层原因。在行动研究中,教师经常会感觉到自身的知识不够用,从而自发地进行学习。经过多次的循环往复,个体教师必将从中学会学习和教学,进而实现由“教书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四、教学反思的意义

  教学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觉的、有目的的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的过程。教学反思的根本意义在于它是教师对自身技能的重新审视与科学扬弃。人的思维和行为容易形成定势,教师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自身所存在的这些定势。娴熟技能的自动化是其积极的一面,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某些自以为是的习惯或以为不可避免的问题则是消极的一面。教学反思是对教学过程每一个环节的重新审视,有助于教师确认与肯定“定势”的积极一面,利于其继续发扬,而且能够帮助教师觉察消极因素,发现问题所在,破除定势的消极面。
  教师的教学观念具有内隐性的特征,很多教学观念虽然教师自己说不清楚,但是它们却对教学行为有着实实在在的影响。此外,教师知识结构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实践性知识,而实践性知识也同样具有内隐性的特点。教学反思有助于隐性的观念和知识显性化,可以加快自身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高,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教师将教学反思与教学研究相结合,不仅可以使自己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提高教学工作的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可以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欢悦,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思维品质,从而使教师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五、教学反思的内容

  从宏观层面讲,教学反思要考虑教学行为本身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以及隐藏在行为背后的观念。因而,教学反思的内容应包含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师的教学理念两个方面。
  教师行为模式的形成与确立常常受一定“先在”观念(或知识)的导向支配和影响,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教师的观念和行为一旦结成某种结构或体系,形成习惯,便处于一种“自以为是”的“固执”状况。因此,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学反思的重中之重。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已有的一些观念(知识)深深地根植于自身的经验、习惯、先例、意见或者仅仅是印象之中,而且教师通常认为理论就是一整套有组织的知识,常常把理论看作某种同真理相关的东西,是确定的和不容怀疑的,所以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是必须反思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微观层面上讲,教学反思是以教师的教学行为过程为对象的,反思的内容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思教学态度

  教师的教学态度对教学的实施及效果有很大影响。为了更好的实施教学,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态度需要时常反思。反思教学态度要:
  1.反思自己的工作态度是否严谨、认真,这种态度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无感染;
  2.反思自己对教学资源的搜集与设计是否用心,能否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体性;
  3.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是否发挥了教学民主;
  4.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探究过程以及表现出来的求知欲是否关注。

[返回]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