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评学法指导
评学法指导要评价课堂教学中是否渗透了学科思想方法的传授;是否对学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了解决疑难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教师的学法指导是否科学合理,是否面向全体,注重差异;学生能否积极地提出问题,并主动地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
(六)评教学过程
评价教学过程主要评价教学过程设计是否科学,双边活动是否有步骤有条理地进行;教学组织安排是否抓住知识主线,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有讲有练,组织严密;教学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教学中是否能根据学生学习现状实时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活动是否体现了情感意识,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是否融洽和谐,是否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个性,体现差异性;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否注重了精讲精练,体现以思维训 |  |
练为教学重点;是否实现了教学信息多向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此外还须关注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学有何特色等。
(七)评教学效果
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习成效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与认知有关的态度、兴趣等非认知因素的考察。因而,评价教学效果自然就要考察在教学活动中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注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是否能正确理解教学内容,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否强化等。
(八)评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自身的职业发展,更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发展。评教师素质主要评价教师是否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教学中能否体现学科教学特点;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规范简洁、生动形象,科学准确;教师的教态是否自然,仪表是否端庄,治教是否严谨;教师是否具备较强的课堂应变和教学调控能力;能否熟练合理的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手段;板书设计是否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作业布置是否难易适度、分量适中,具有启发性、开放性,等等。
根据上述评价的内容和要求,可以构建评课的指标体系,划分评价的不同等级,为当前开展评课活动提供可资借鉴的价值标准,来测评授课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实际效果。
评课有利于促进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的良好风气的形成;有助于学校领导更好地检查教学质量;有助于教育教学专家了解教学动态,发展教学理论。通过评课诊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此来促进教师个体的发展,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