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技艺是教学技能发展的又一形态,比教学技巧高一层次。教学技艺是指在巧教的基础上,个体教师有意识地积累教学经验、自觉探索、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技巧、并有所创新,使教学呈现美感的一种技能形态。由教学技巧发展到教学技艺的关键是创新,其基本特征是:个体教师在心理上既能够体验到创造的幸福和快乐,又能体验到创造的艰难和苦闷。“专注”、“苦求”期待着猛然“顿悟”,不断突破别人,也不断突破自己,形成自己稳定的教学特色;在外显行为上,则表现出对娴熟技巧的灵活妙用,创造出具有美感的教学情景,但这种情景尚处于时隐时现的不稳定状态。从难易程度上看,由教学技巧过渡到教学技艺的难度较大,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只有部分教师能够达到。
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在教学技艺的基础上,使教学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教学中刻意追求的痕迹越来越少,内化的个性特点由不随意性转化为随意性,真正到了收发自如的境地。它是个体教师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在教学中的表现,其主要特征就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技能的发展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懈努力,从教学技能到教学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及其所需时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 。
图1—2
教学技能发展曲线图[1]
从教学技能发展曲线可以看出,0~a这一段曲线比较陡峭,说明由教学技能过渡到教学技巧的难度不大,所用的时间也不长;由a~b这一段曲线比较平缓,说明由教学技巧发展到教学技艺的难度大,所需时间长;b点以后曲线又较陡峭,说明只要达到教学技艺形态,距离教学艺术的层次也就不远了。
图1—2还清楚地表明了教学技能发展过程中各种形态间的关系:即前一种形态是后一种形态的基础,后一种形态是前一种形态的发展;每一种形态都需经过一定的量的积累才能由低层次不断向高一级层次发生质的飞跃。这是一个由熟练到创造,由合乎规范到显示特色,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发展过程。
这一发展过程启示我们:个体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艺术化教学的水平就必须遵循教学技能的发展规律,在熟练掌握教学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教学技能的这一发展过程为教师的培训和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新手型教师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促使教学艺术泛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总之,教学技能的获得不是一劳永逸的,教学技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当代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学技能的重要作用,自觉地加强教学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创新,以使自身的教学技能日臻完善,教学工作更为科学、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