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提问法
提问法是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围绕着教学内容进行口头提问,让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或其他学生再根据回答的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补充的方法。需要指出的是,口头提问必须针对要点、难点和关键点,切忌走题。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的教学结束。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求出它的面积公式的?
生:先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
师:这种方法我们叫什么呢?
生:割补法。
师:我们经常会遇到新的图形,想求它的面积,就可以用这种“割”、“补”的方法,把未知面积公式的图形转化成我们知道面积公式的图形,来求它的面积公式。以后学习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也可用这种方法来推导。 |
 |
(七)回应法
回应法是指教学结束与起始相呼应,使整个教学过程前后照应的方法。回应的内容包括开头设置的悬念、问题、困难、假设等,是悬念则释消,是问题则解决,是困难则克服,是假设则证实或证伪。回应法使教学表现出更强的逻辑性,让学生豁然开朗,顿开茅塞,同时还使学生产生一种“思路遥遥、惊回起点”的喜悦感,有助于增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一位教师在教《有余数的除法》是这样导入和结课的:
导入时,呈现一动画:绿草如荫的大森林里,小动物们正在举行数数比赛。狮子伯伯当裁判,小猴、公鸡、小狗、小兔依次围在狮子身旁。裁判首先宣布比赛规则:“从小猴开始数起,小猴、公鸡、小狗、小兔分别数
1、2、3、4,再回过头来继续从小猴数起,数5、6、7、8,这样连续不断地数下去,每一个数字都会对应到一只小动物身上。比赛时,我报出一个数,这个数该数到谁,谁必须马上回答‘是我'。”接着比赛正式开始,只听裁判刚报出“19”,小狗马上接口:“是我,是我。”“25”,小猴又及时地接上“是我”。“34”,则是公鸡在喊“是我”。每一次回答都是那么干脆、敏捷,而且都得到了裁判的充分肯定。
小动物们的反应如此之快简直令小朋友们惊呆了:“它们可真聪明啊!”“它们是怎样很快作出判断的呢?”孩子们迫切想知道答案,这时教师适时告诉学生:“学了今天这节课的本领后,你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课末解疑”,学会知识以后,就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这样的设计既能起到前后呼应的作用,又能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掌握本课内容后,教师出示导入时的画面,并提问:“现在你知道小动物们是怎样很快作出判断的吗?它们运用了什么知识?你能举例说明吗?”孩子们踊跃举手,作出正确的回答。
(八)点题法
点题法是教学结束时,在学生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研读,对一些问题作了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内容直接或间接的说明、点拨,以表现、揭示主题的结课方法。
有位教师在结束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时,就采用点题法:“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与大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人类只有保护好自己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大自然,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有幸福美好的发展前景;反之,如果不珍惜地球上的山山水水、森林草原,比如污染水源、毁坏树木等,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地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为保护、改善、美化人类的生存环境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1]
(九)激疑、答疑法
激疑、答疑法是在新内容讲完后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回答问题的结课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让学生提出一些不太明白的问题,然后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与解决问题。运用这种方法结课,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调控能力,能引导学生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并能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作出贴切的回答。
全国特级教师于漪有一次作公开课,讲《宇宙里有些什么》。讲完后让学生看书,提问题。一位学生站起来问:“课文里‘这些恒星系大约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这里的万万是多少?”话音刚落,全班学生都笑了。提问题的学生也觉得问题提得不合适,谁不知道“万万”是亿啊 !
于 老师却笑着说:“这个问题不用回答,可能大家都知道了。可是我要问:既然‘万万’是亿,作者为什么不用一个‘亿’字,反而用两个字‘万万’呢?谁能解释?”教室里顿时静了下来。不一会儿,一个学生站起回答:“我也不懂,不过我想说说看。我觉得用‘万万’读着顺口,还有,好像‘万万’比‘亿’多。”
于老师说:“讲得很好。别的同学还想说什么吗?”当于老师确信没有不同看法后说:“通过对‘万万’的讨论,我们了解到汉字重叠的作用,它不但读起来响亮,而且增强了表现力。”
[2]
(十)发散法
发散法是引导学生对教学过程中得出的结论、命题、定律等进行进一步的发散性思考,以拓宽知识的覆盖面和适用面,并加深学生对已讲知识理解的结课方法。这种结课法可使教学的主题、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具有培养发散的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一位教师是这样结束《称象》一课的。
师:曹冲的办法很好,在当时的情况下,还有比曹冲的办法更好的吗?
(全班交流)
生答:可把石头改成不用搬的鸡、鸭或牛、羊等动物。
生答:鸡鸭和牛羊等动物不如人好使唤,可改用叫人上船代替石头,又清闲又方便。
师总结:同学们的办法非常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多动脑筋,积极思考,从中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