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使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思维又另起波澜,发散开去。
(十一)假想法
假想法是对课文作各种假设,让学生依据假设推断另外的结局,以此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结课方法。
如《狼和小羊》一文最后一句是“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一位教师在课的结尾是这样安排的:
师:小羊后来怎样呢?
生:狼吃了小羊。
生:不,小羊没有死,它想办法骗了狼。
师:(及时肯定、表扬)好主意!说出来听听。
生:狼向前扑去,小羊往旁边一跳,躲开了狼,狼一头扎进河里淹死了。
生:狼正要向羊扑过去,猎人来了,一枪打死了狼。
生:狼扑向小羊,小羊说:“尊敬的狼大哥,让我先吹一会儿笛子给你听听,再吃
|
 |
我,好吗?”狼想了想,反正你迟早都是我的口中美食,于是就答应了。这时,小羊吹起了一支催眠曲,狼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十二)拓展延伸法
拓展延伸法是指教师在总结归纳所学知识的同时,与其它科目或以后将要学到的内容或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知识向其他方面扩展或延伸的结课方法,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研究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圆面积计算”结课时,教师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片,用剪刀剪成一个圆,问:“怎样求它的面积?”随即拿起剪去的部分,问:“怎样求它的面积?”再用剪刀在圆纸片中任意剪去一个三角形,问:“现在谁能求出它的面积?”接着又用在圆纸片中分别剪去一个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小圆等,分别请学生求面积。然后再拿一张圆纸片,把它对折后问学生:“会不会求它的面积?”再对折后,问:“现在呢?”再对折后,问:“还会吗?”运用这种方式结尾,学生感到兴奋、快乐、有趣,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1]
(十三)汇报法
汇报法结课就是在一堂课结束时让学生汇报这堂课的学习收获,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让学生自己谈收获,学生兴趣浓,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进一步掌握本堂课所学知识。一位教师这样结束小学数学“千克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
同学们以“今天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为题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生 A:我认识了重量单位——千克。
学生 B:我学会了用台秤称物品的重量,以后上街买东西再也不会受别人骗了。
学生 C:我知道称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称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教师:刚才同学们学得很好。那么,如果要表示这头大象的重量,用克或千克作单位合适吗?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呢?这个以后我们再学习。
除了以上结课方法,另外还有活动操作法、设疑启发法等结课方法,这里不再一一列举。结课的方法虽然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即封闭型结课和开放型结课。封闭型结课的目的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程的要点上,这种方法是对教学内容的归纳总结,对结论和要点的进一步明确和强调,并尽可能的引出新问题,把学生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新问题中去。开放型结课是在一个与其他学科、生活现象或后续课程联系比较密切的教学内容完成后,结课不仅限于对教学内容要点的复习巩固,而是把所学的知识向其他方面延伸,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起更浓厚的学习兴趣,或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在实际教学中具体采用什么方式结束课,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等灵活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