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  | 在线资源  | 测试练习  | 新闻公告  | 学习工具 |
课程内容导航
  课程大纲
你的位置:网络课程 >> 第六章 教师教学研究技能 >> 第三节 听课技能[4]
欢迎您  ,今天是: 2025年8月15日  星期五
 第六章 教师教学研究技能

第三节 听课技能

[返回] [1] [2] [3] [4]

  (五)听课要做到听、看、记、思的有机结合

  听课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能。听课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达到听课的目的。
  1.听的要求
  听课者主要应注意听以下几方面:
  (1)教学是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
  (2)教学过程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3)教学内容是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4)教师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准确清楚;
  (5)授课中是否有创新的地方;
  (6)教师的思维是否灵活、宽泛,学生的发言是否积极。

  2.看的要求
  听课不仅要用耳朵听,还应用眼睛仔细观察,用心体会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看的方面主要有:
  (1)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譬如,教态是否亲切自然,处理课堂偶发问题是否灵活巧妙,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板书是否规范合理,教学媒体的运用是否熟练;
  (2)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例如,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以调动,学生学习习惯是否科学,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培养。
  3.记的要求

  听课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以免课后遗忘。听课记录是听课者素质的体现,它反映了听课者的品德、态度、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在做听课记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听为主、记为辅。听课要分清主次,以听为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和思考上;
  (2)记录要详略得当。听课记录要有选择性地重点记录,文字要精炼。一般要记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的互动交流、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失误等。各部分的详略根据听课的目的与需要自定;
  (3)听课后要及时整理听课记录,进行理性的分析、归纳,总结出有价值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和要求等。
  4.思的要求
  听课者在听课中要注意思考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为何如此处理教材,换个角度又怎样;
  (2)要仔细思考教师教学的成功、不足或失误之处,分析原因,并考虑对学生产生了哪些相关性影响;
  (3)换位思考,假若自己是施教者会做怎样的教学安排;
  (4)课堂教学中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方法、要求等,教师是否将其内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
  (5)若无听课者,教师是否也会这样上,即这节课能否反映教师真实的教学水平,等等。

  (六)听课后要积极参与评课

  听课者应本着实事求是,鼓励为主的原则,积极参与评课,通过与授课教师和其他听课者相互研讨,共同总结课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并给出改进意见或方向。听课评价要抓住重点,多谈优点和经验,明确的问题不含糊,存在的问题不回避,尽量用平等协商的语气,以鼓励为主。在通常情况下,不做定量的分析和评价。另外,在评课中,听课者还应对授课教师的自评和其他听课者的评价做认真地记录和思考,以便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借鉴。

[返回]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