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教学媒体的使用
现代教学条件下,学会使用各种现代教学媒体是小学教师适应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我们以投影器、视频展台,录音机,摄像机、录像机、VCD和DVD,多媒体教室为例来分别说明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和系统集成媒体的使用,以期提高小学教师教学媒体的使用技能。
(一)投影媒体的使用
光学投影媒体是指利用光学放大器,将记录在软件上的各种视觉符号以及实物图像投影放大到银幕上的视觉媒体,主要有幻灯机、投影器、视频展台等。光学投影媒体具有图像清晰、形象逼真、教学运用形式灵活多样等特点,并且媒体设备结构简单、软件制作方便、价格低廉、易于普及,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使用。
1.投影器
投影器是在幻灯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光学放大仪器,投影器因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用途广泛等优点,成为一种利用率很高的现代教学媒体。常用的投影器按其结构可分为台式投影器(如图5—4所示)和便携式投影器,各种投影器的操作方法基本相同。投影器的使用和调整方法如下:
图5—4 台式投影器的外形及各开关示意图
(1)将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口,打开投影器的反光镜,开启电源开关,此时风扇正常工作,光源点亮。若使用的投影器有电源开关和光源开关的话,应先开电源开关,听到风扇正常运转的声音后再打开光源开关。若风扇运转不正常或风扇不工作,应停机检查,待修理好再使用。
高亮度投影器使用镝灯作光源。这种投影器使用时,应先开启电源开关,听到风扇正常运转的声音后,按动触发启动按钮。投影器发出瞬间蓝光,且光源的光由暗到亮逐渐变化,等1—3分钟光色正常(白光)时即可使用。
(2)安放好投影器,调节好放映距离及焦距
使用投影器时,首先应根据放映场地的大小、学生座位位置及人数的多少、对成像质量的要求以及室内的光线情况,调整好放映距离。因为放映距离直接决定放映出画面的大小和成像质量,所以为了取得满意的放映效果,应注意调整放映距离。
放映距离调整合适后,若银幕图像不清楚,应转动升降调节旋钮,直到调节图像清晰为止。同时,注意调节好光程。所谓光程,就是光线从光源出发经过光学元件到达银幕所经历的路程。在放映时,要求到达画面上各对称位置处光线的光程相等。否则,画面会出现上宽下窄、左宽右窄等畸变现象,影响图像的质量。要避免这种畸变现象产生,就要注意调节好光程。在放映时,投影器的位置一般较低,而映出的画面较高。画面上、下部分光程不等,就会出现上宽下窄的现象。为此,一般将银幕前倾,使光线从光源到达画面上、下部分的光程差别尽量小,就可以减小图像的畸变。
映出画面位置的高低,可以通过调节反光镜的角度来改变。但调节时,注意不要使画面产生梯形失真。
(3)将投影片平放于投影台上进行放映,对映出的画面可随时进行微调,以保证画面的最佳清晰度。
(4)使用完毕后,先关光源开关,待风扇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关电源开关,这样有利于将机器内的热量排出,对延长灯泡及机器的使用寿命有利。
(5)合上反光镜,拔掉电源插头,将机器妥善收藏。
(6)投影器的日常维护
①放映镜头、反光镜、螺纹透镜、反射镜等光学元件,若有污秽、尘埃,可用皮老虎吹去或用镜头纸、软质绒布、鹿皮等揩擦,切勿用手揩摸或用硬纸、粗布等擦拭。
②溴钨灯的灯丝受热时,如遇震动易损坏。当投影器工作时,应尽量避免搬动和震动,若要搬动,应先关机,待灯丝冷却后再搬动。
③散热风扇如有故障,必须修好然后才能使用,否则会因箱体内温度过高而损坏螺纹透镜等光学元件。风扇电机应每半年擦洗加油一次。
④清洁和更换灯泡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灯泡,必须用布包着或带手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