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  | 在线资源  | 测试练习  | 新闻公告  | 学习工具 |
课程内容导航
  课程大纲
你的位置:网络课程 >> 第五章 教师教学准备技能 >> 第二节 目标编制技能[4]
欢迎您  ,今天是: 2025年8月14日  星期四
 第五章 教师教学准备技能

  第二节 目标编制技能

[返回] [1] [2] [3] [4] [5] [6] [7]

  3.学习者分析的方法
  (1)起点能力的分析方法

  确定学生起点能力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性了解,另一种是预测。前一种方法较为常用,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则效果更好。
  ① 一般性了解
  学生的初始能力包括预备技能、目标技能和态度三个部分,进行一般性了解就是要掌握这三个方面的情况。学生的预备技能和目标技能可以从课程标准、课程计划及学生的测验成绩中得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则可以通过与学生、班主任或其他任课教师谈话获得。
  通过一般性了解,虽然只能粗略地获取一些有关学生初始能力的信息,但操作简便,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若要准确、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初始能力,就需要使用预测的方法。这在课程内容或学生的组成状况发生变化时显得尤为必要。
  ② 预测
  预测是客观、准确地掌握学生初始能力的重要手段。预测实际上也是一种测验,只不过与平时所说的测验在测试时间与测试内容上有所不同。
  进行预备技能测试的具体做法是:把学习内容分析中通过先决技能分析得到的一系列比较简单的从属技能,按照它们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画成先决技能分析图,作为编制预备技能测试题的依据。然后按一般性了解得到的有关学生预备技能的大体信息作为教学起点,在先决技能分析图上画出一条起点线,起点线上面的第一个知识点或技能就是教学起点,而起点线以下的全部知识、技能都是假定的预备技能,把它们编写成测试题,就可以检验出学生预备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之后,应该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教学起点定得是否合适。进行目标技能测试的方法是根据期终考试题目编制一套相应的测试题。学生可从考题中了解到将要学习的内容,这就相当于告诉他们学习的目标,可以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这是目标技能测试积极的一面。但是目标技能测试往往容易挫伤易受考试成绩影响的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测试之前,教师一定要明确告诉学生测验目的,并说明测验结果不会影响总评成绩,以减少消极影响。在测试中若发现一些目标技能已经被学生掌握,就应及时调整教学起点和教学内容,以免浪费时间。
  测试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所持的态度,对于确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方案、选择教学的侧重点都有重要意义,广大教师必须加以重视。态度测试的内容一般有:学习目标是否明确、对这门学科是否存在着偏见和误解、对所学内容有无兴趣、兴趣点是否在其它课程上、有没有畏难情绪等。测试方法有发放问卷、找学生谈话或进行面试、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等。
  (2)一般特征与学习风格的分析方法
  了解学习者一般特征主要有观察、访谈、填写学生情况调查表和开展态度调查、查阅学习者的学习档案等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测定学生的学习风格则一般有两种做法:
  第一种是按照学习风格的具体内容,设计一个调查量表,这样可以给平时还没有注意到自己学习风格的学生提供一些线索,使他们从中选择答案,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下面是一个学习风格量表的例子: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适合自己的项目后面的括号内画“√”:
  喜欢自己安排学习进度( );
  喜欢一边听音乐一边做作业( );
  喜欢在空气清新、环境优雅的室外学习( );
  记得最牢的事情总是我听来的( );
  复习的时候喜欢与同学们一起讨论( );
  投影胶片上的字比黑板上的字更能引起我的注意( );
  喜欢在上课时有动手操作的机会( );
  ……

  第二种是设计一个征答表,让学生陈述意见,以表明自己的学习风格。
  在实际的分析当中,通常是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即前半部分是调查量表,启发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答案,后半部分则采用征答表的形式,让学生适当补充调查表中没有提及的问题[1]

  (三)学习内容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的目的
  学习内容是为实现总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学习内容分析是要根据总的教学目标规定的学习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揭示出学习内容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学习内容分析的结果需表明:学习完成之后学生必须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学生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哪些先决知识、技能和态度,以及学科内容的结构及最佳的教学顺序等。经过学习内容分析,教师对选择何种教学策略就会心中有数了。
  2.学习内容分析的步骤
  学习内容总是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在学校教育中,一般可以按照课程、单元及知识点等层次来划分。因此,教师在进行学习内容分析时,也是针对这几个层次来开展的。不论是哪一个层次的学习内容,一般都采用下面的步骤进行分析[2]
  (1)确定学习类型
  确定学习类型就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表述,按照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五大学习结果的分类来区分学习任务。对于学生来说,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需要的智力水平不同,付出的努力程度也不相同;而对于教师来说,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条件不同,所需要的教学策略就不同,测试学生学习结果的方法也不相同。因此,学习内容分析有必要从确定这些具体目标的学习类型开始,其方法就是前面所介绍的学习结果的分类方法。
  (2)进行信息加工分析
  当具体的教学目标被划分了学习类型以后,就应该为这个目标确定相应的学习内容。信息加工心理学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考虑学生为达到教学目标,必须经过哪些心理操作的步骤。在分析的时候,应该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全部思维过程,分步骤记录下来,然后认真推敲每一个步骤,以便挖掘出更深层次的认知过程和策略。信息加工分析的方法不仅适合于描述认知学习过程中学生内隐的心理操作步骤,也适合于描述和记录动作技能学习的操作过程。

[返回]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