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举例说明
举例说明是指通过列举具体、典型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的一般原则、原理和特征的说明方法。选取的事例要典型,能反映事理之间的联系,针对性强并富于启发性,才能增强说明效果。举例可以把比较抽象的事物说得具体一些,有利于学生理解,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举例说明是不可少的说明方法。
(二) 叙述性语言
叙述性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客观地向学生陈述科学文化知识的语言,常用来反映事件、人物活动等状况。这种语言通俗、简练,没有过多的感情润色,也不太重视语言修饰,具有条理清楚、脉络分明、系统完整的特点,在教学中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叙述性语言有以下三种叙述方式:
1.纵向叙述
纵向叙述就是根据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进行的叙述。纵向叙述适用于介绍有时间联系的事理知识,如历史事件、人物经历、故事情节、工艺程序、技术措施等。纵向叙述又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等五种类型。
2.横向叙述
横向叙述也称并列叙述,是根据事理的非时间性联系进行的叙述。横向叙述适用于介绍具有非时间性联系的事理知识。横向叙述,按其所叙述内容的逻辑关系,可分为空间远近关系排列的横向叙述、内容主次关系排列的横向叙述、因果先后关系排列的横向叙述等具体的方式。
3.交叉叙述
交叉叙述就是把纵向叙述与横向叙述结合起来使用的一种叙述方式,这种叙述方式使教学内容纵横交错,形成立体网络结构。它又可分为纵纲横目式和横纲纵目式两类。如要讲授中国历代教育家的思想,就要使用纵纲横目式叙述,即以历代时间纵向线索为纲,以各代著名教育家横向联系为目进行讲述;而如要讲授西方近代各国的教育发展史,就得采用横纲纵目式叙述,即以西方各国关系为纲,以各国教育的纵向发展为目进行讲述。
(三) 描述性语言
描述性语言是指借助一定的修饰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形状或再现某种场景的语言形式。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常用摹态传神的手法,通过逼真的描绘,将教学内容生动地描述出来,使学生从中领悟到真正的内涵,获得美的享受。描述要求形象鲜明、真实准确、生动具体、优美传神,常用在刻画人物、描绘环境、介绍细节、渲染气氛、表达感情等方面。描述的形式有多种,一般可以分为观察描述、回忆描述、想象描述等几种形式。
|
1.观察描述
观察描述是面对具体实物或环境作直接的描述。有时是白描,寥寥几笔,勾勒出主要特征;有时是细描,不厌其详、精雕细刻,直到说得细腻逼真为止。小学生的思维多处于无序状态,教师应该解释规律,总结、描摹出思维的顺序,引领学生的思维向有序的方向发展与完善。
三年级语文课《月食是怎样发生的》
在教学中,我以神秘的口吻问学生:“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看一看月食发生的全过程?”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 |
我将月食发生时的多媒体画面演示出来。并略带神秘地问学生:“你们看清楚月食的变化过程吗
?”大家兴奋地说:“看清楚了。”我接着问:“谁来说一说月食发生的经过?”小雅大声地说:“月食开始时,月亮像被什么咬去了一块似的,接着像小船、像镰刀、像眉毛、像细钩,最后月亮全部躲进黑影里。”我则根据她的回答在黑板上书写起来。
“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议一议月亮复圆的过程是怎样的 ?”在小组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有的说:“后来月亮又重新变圆,它的复圆过程正好和月食过程相反。”有的说:“过了一会儿,月亮又露出了弯弯的细钩,接着像眉毛、像镰刀……”在这儿,没有教师的刻意灌输,只有学生的主动探究,他们很快找到月食复圆过程正好和月亮发生过程相反,从而很快记住月食变化发展的全过程。
(案例提供者:黄蓓蓓)
2.回忆式描述
回忆式描述是具体再现曾经历过的事情或情境的描述。
量子力学的创立者普朗克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赫尔曼·缪勒时,充满了感激之情。他的这位老师有学问、有口才,常用有趣的例子和幽默的语言给他上课。普朗克说:“一次他讲能量守恒原理时这样说:一个泥瓦匠辛辛苦苦地把—块块笨重的大砖搬到屋顶上,砖在屋顶上不动了,但泥瓦匠所作的功并没有消失,只是暂时‘贮存’起来了。也许在保留若干年后,有那么一天,一块砖松动了从屋顶掉下来,这时‘贮存’已久的能量就释放了出来,如果打在一个人的头上,那就糟了,一定会头破血流的。缪勒先生这一段描述,我终生不能忘记。”
|